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18-29页 |
·基本概念及特征 | 第18-21页 |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内涵及特征 | 第18-19页 |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用途 | 第19-20页 |
·廉租房概念及特点 | 第20页 |
·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来源 | 第20-21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1-23页 |
·公平效率理论 | 第23-24页 |
·国家干预理论 | 第24页 |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4-29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24-26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6-29页 |
3 我国目前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9-44页 |
·我国目前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现状 | 第29-39页 |
·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行管理情况 | 第29-33页 |
·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情况 | 第33-39页 |
·我国目前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用于廉租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投入量不足 | 第39页 |
·对于不同类型用途的廉租房,没有确定合理的提取比例 | 第39-40页 |
·地方政府对廉租房建设关注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足 | 第40页 |
·审查手续繁琐,审查持续时间长 | 第40页 |
·资金使用缺乏动态监管机制 | 第40-41页 |
·影响我国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制约因素 | 第41-44页 |
·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职责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 | 第41页 |
·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营模式单一,投资收益效率低 | 第41页 |
·缺乏合理的计提方式以及有效的管理经费监控机制 | 第41-42页 |
·对廉租房类型及其资金投入缺乏明确定位 | 第42页 |
·缺乏全国性的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 | 第42-43页 |
·没有相关具体的法律条文,缺乏法律支持 | 第43-44页 |
4 发达国家公共住房金融政策在廉租房建设与管理中的做法及借鉴 | 第44-50页 |
·发达国家公共住房金融政策在廉租房建设与管理中的做法 | 第44-48页 |
·新加坡 | 第44-45页 |
·德国 | 第45-46页 |
·韩国 | 第46-48页 |
·对我国廉租房建设的借鉴 | 第48-50页 |
·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第48页 |
·完善公共住房金融体系,拓宽公共住房融资渠道 | 第48页 |
·改变现有供给模式,鼓励私人房地产商参与兴建 | 第48-49页 |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9-50页 |
5 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廉租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 第50-54页 |
·加快建立与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50页 |
·优化住房公积金投资组合,确保增值收益不断提高 | 第50-51页 |
·借鉴其他保障资金管理经验,建立专用账户 | 第51页 |
·确定合理提取比例以满足廉租房的资金需求 | 第51-52页 |
·建立严格的运营监管机制,真正实现专款专用 | 第52页 |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保证廉租房、住房公积金的顺利衔接 | 第52页 |
·鼓励私人开发商参与廉租房建设 | 第52-53页 |
·加快制定与增值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 | 第53-54页 |
6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