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封存条件下残余气形成过程的岩心驱替模拟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 1.3 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第2章 CO_2物理特性及地质封存评价方法 | 第21-26页 |
| 2.1 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 | 第21页 |
| 2.2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 | 第21-22页 |
| 2.3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评价方法 | 第22-26页 |
| 2.3.1 残余水饱和度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 2.3.2 残余气饱和度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 2.3.3 溶解封存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 2.3.4 矿化封存和水动力封存评价 | 第25-26页 |
| 第3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的选取 | 第26-37页 |
| 3.1 实验装置 | 第26-28页 |
| 3.2 实验装置校正 | 第28-31页 |
| 3.2.1 排水容器校正 | 第28-29页 |
| 3.2.2 管路中气体量的测算 | 第29-31页 |
| 3.3 实验用人造岩心参数测试 | 第31-37页 |
| 3.3.1 人造岩心孔隙度测试 | 第33-34页 |
| 3.3.2 人造岩心渗透率测试 | 第34-37页 |
| 第4章 残余水形成过程模拟 | 第37-42页 |
| 4.1 实验步骤方法 | 第37-38页 |
| 4.2 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 第5章 残余气形成过程模拟 | 第42-52页 |
| 5.1 实验步骤方法 | 第42-43页 |
| 5.2 实验结果 | 第43-48页 |
| 5.3 对照实验 | 第48-52页 |
| 5.3.1 实验步骤方法 | 第48-49页 |
| 5.3.2 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 第6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2-57页 |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60页 |
| 7.1 结论 | 第57-58页 |
|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