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金小说创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石成金及其生活时代 | 第8-24页 |
第一节 生平及思想 | 第8-16页 |
一、石成金的生平 | 第8-11页 |
二、石成金的思想 | 第11-16页 |
第二节 石成金所处时代文化背景 | 第16-22页 |
一、清代劝善运动 | 第16-20页 |
二、三教合一思想盛行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石成金小说的善书化倾向 | 第24-45页 |
第一节 石成金的小说观 | 第24-26页 |
一、呼吁禁毁小说 | 第24-25页 |
二、以劝善为宗 | 第25-26页 |
第二节《雨花香》的善书色彩 | 第26-38页 |
一、劝孝亲 | 第27-29页 |
二、劝“和妻” | 第29-30页 |
三、戒烹宰牛、犬 | 第30-33页 |
四、戒淫乐 | 第33-36页 |
五、戒乡绅作恶 | 第36-37页 |
六、戒贪酷 | 第37-38页 |
第三节 《通天乐》的善书色彩 | 第38-43页 |
一、劝人重农、恤贫 | 第38-40页 |
二、劝人善待婢妾 | 第40-41页 |
三、劝人勿欠债 | 第41页 |
四、劝人勿骄傲 | 第41-43页 |
五、劝人勿焦愁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石成金小说的艺术特征 | 第45-69页 |
第一节 结构体制 | 第45-53页 |
一、题目三字对偶 | 第45-47页 |
二、无入话和头回 | 第47-51页 |
三、因果逻辑建构情节 | 第51-53页 |
第二节 以俗为尚 | 第53-56页 |
一、语言通俗 | 第53-55页 |
二、取材市井人物 | 第55-56页 |
第三节 浓郁的教化色彩 | 第56-67页 |
一、预设主题 | 第56-57页 |
二、依“理”叙事 | 第57-60页 |
三、人物扁平化 | 第60-61页 |
四、以插图劝善 | 第61-64页 |
五、附以议论专文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