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隆基民主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难点 | 第14页 |
(三) 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罗隆基民主思想的形成 | 第15-18页 |
(一) 罗隆基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5-16页 |
(二) 罗隆基民主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16-18页 |
1.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 第16页 |
2. 西方自由主义 | 第16-17页 |
3. 费边社会主义 | 第17-18页 |
二、罗隆基民主思想的内涵 | 第18-25页 |
(一) 罗隆基对民主的认识 | 第18-19页 |
1. 民主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2. 民主的原则 | 第18-19页 |
3. 民主的形式 | 第19页 |
(二) 罗隆基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19-22页 |
1. 政治的民主 | 第20页 |
2. 经济的民主 | 第20-21页 |
3. 作为人生哲学的民主 | 第21-22页 |
(三) 罗隆基民主思想的特点 | 第22-25页 |
1. 以法治和人权思想为基石 | 第22-23页 |
2. 与批判民国政治现实相结合 | 第23页 |
3. 反对武力,倡导和平的政治 | 第23-25页 |
三、罗隆基民主思想的目标与手段 | 第25-33页 |
(一) 作为人生哲学的民主是根本目标 | 第25-27页 |
1. 维持生命 | 第25页 |
2. 发展个性,培养人格 | 第25-26页 |
3. 达到人群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 | 第26-27页 |
(二) 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是实现手段 | 第27-33页 |
1. 政治民主的改革主张 | 第27-31页 |
2. 经济民主的实践构想 | 第31-33页 |
四、罗隆基民主思想的评析 | 第33-38页 |
(一) 罗隆基民主思想的贡献 | 第33-35页 |
1. 丰富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谱系 | 第33-34页 |
2. 唤醒了民众的民主救国热情 | 第34页 |
3. 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 第34-35页 |
(二) 罗隆基民主思想的局限性 | 第35-36页 |
1. 罗隆基民主思想的自身缺陷 | 第35-36页 |
2. 罗隆基民主思想的现实困境 | 第36页 |
(三) 罗隆基民主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附录1:罗隆基生平简介 | 第39-40页 |
附录2:罗隆基时评论文统计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