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与资源评价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1.2.2 数值模拟方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3.2 创新点 | 第17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37页 |
| 2.1 自然地理 | 第19页 |
| 2.2 水文气象 | 第19-21页 |
| 2.3 区域地质条件 | 第21-27页 |
| 2.3.1 前第四纪地层及侵入岩 | 第21-23页 |
| 2.3.2 第四纪地层 | 第23-25页 |
| 2.3.3 构造与新构造运动特征 | 第25-27页 |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37页 |
| 2.4.1 地下水赋水特征 | 第27-28页 |
| 2.4.2 含水层概述 | 第28-31页 |
| 2.4.3 含水层富水性 | 第31-37页 |
| 第三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第37-53页 |
| 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37-41页 |
| 3.1.1 计算区范围 | 第37页 |
| 3.1.2 边界条件概化 | 第37-41页 |
| 3.1.3 含水层介质特征概化 | 第41页 |
| 3.1.4 地下水运动特征概化 | 第41页 |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41-53页 |
| 3.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 3.2.2 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41-53页 |
| 第四章 基于生态约束的地下水可开采量 | 第53-68页 |
| 4.1 地下水与植被的关系 | 第53-56页 |
| 4.1.1 植被对地下水的影响 | 第53页 |
| 4.1.2 地下水对植被的影响 | 第53-55页 |
| 4.1.3 地下水位埋深和植被关系 | 第55-56页 |
| 4.2 研究区植被类型分布特征 | 第56-60页 |
| 4.3 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 | 第60-68页 |
| 4.3.1 地下水开采的约束条件 | 第60-61页 |
| 4.3.2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 | 第61-64页 |
| 4.3.3 拟建水源地 | 第64-68页 |
| 第五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 第68-71页 |
| 5.1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 | 第68页 |
| 5.2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效果模拟 | 第68-71页 |
| 5.2.1 方案一模拟结果 | 第68-69页 |
| 5.2.2 方案二模拟结果 | 第69-71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 6.2 建议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 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