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2.1 国外节理岩体光面爆破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节理岩体光面爆破试验研究 | 第12-13页 |
1.3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3.1 国内节理岩体光面爆破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节理岩体光面爆破试验研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光面爆破方法的理论研究 | 第17-27页 |
2.1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研究 | 第17-18页 |
2.1.1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 第17-18页 |
2.1.2 光面爆破技术优势 | 第18页 |
2.2 光面爆破作用原理 | 第18-21页 |
2.3 光面爆破施工参数 | 第21-26页 |
2.3.1 周边孔的影响作用 | 第21-23页 |
2.3.2 最小抵抗线 | 第23-25页 |
2.3.3 炸药种类及装药参数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岩石结构面特性及其对光爆面形成的影响 | 第27-44页 |
3.1 岩石结构面 | 第27-32页 |
3.1.1 结构面成因分类 | 第27-29页 |
3.1.2 岩石结构面特性 | 第29-30页 |
3.1.3 结构面基本参数 | 第30-32页 |
3.2 节理岩体爆破破坏机制 | 第32-36页 |
3.2.1 爆破破坏理论研究 | 第32-33页 |
3.2.1.1 爆生气体破坏理论 | 第32-33页 |
3.2.1.2 反射拉应力波破坏理论 | 第33页 |
3.2.1.3 反射拉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理论 | 第33页 |
3.2.2 影响爆破作用的因素 | 第33-36页 |
3.3 节理特性对爆炸应力波作用影响研究 | 第36-42页 |
3.3.1 结构面强度阻隔爆炸应力波传播研究 | 第36-37页 |
3.3.2 结构面产状对爆破成型影响作用研究 | 第37-42页 |
3.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考虑节理倾角的光面爆破数值模拟分析 | 第44-67页 |
4.1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概况 | 第44-48页 |
4.1.1 地下厂房区域围岩地质条件 | 第45-46页 |
4.1.1.1 地下厂房区域节理裂隙情况 | 第45-46页 |
4.1.1.2 工程地质稳定性分析 | 第46页 |
4.1.2 现场光面爆破数据 | 第46-48页 |
4.1.2.1 围岩地应力参数 | 第46页 |
4.1.2.2 岩石和节理裂隙参数 | 第46-47页 |
4.1.2.3 钻孔参数与装药参数 | 第47-48页 |
4.2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4.3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 | 第49-54页 |
4.3.1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49-50页 |
4.3.2 模型内节理裂隙参数的选取 | 第50-51页 |
4.3.2.1 节理角度代表值的选取 | 第50-51页 |
4.3.2.2 节理宽度及长度值的选取 | 第51页 |
4.3.3 模型围岩地应力的选取 | 第51-52页 |
4.3.4 模型爆炸荷载的选取 | 第52-54页 |
4.3.4.1 爆炸荷载模拟加载方式 | 第52-53页 |
4.3.4.2 本文模型爆破等效荷载计算 | 第53-54页 |
4.4 岩石爆破破坏判据 | 第54-55页 |
4.5 自然工况下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55-63页 |
4.5.1 无节理模拟结果 | 第57-58页 |
4.5.2 节理倾角为 45°模拟结果 | 第58-60页 |
4.5.3 节理倾角为 60°模拟结果 | 第60-62页 |
4.5.4 节理倾角为 90°模拟结果 | 第62-63页 |
4.6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4.7 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光面爆破成缝研究 | 第67-78页 |
5.1 初始地应力的侧压力系数 | 第67-69页 |
5.1.1 爆破岩体静态应力场变化 | 第67-68页 |
5.1.2 侧压力系数理论 | 第68-69页 |
5.1.3 模型侧压力系数的选取 | 第69页 |
5.2 基于侧压力系数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69-71页 |
5.2.1 模型边界约束条件的设置 | 第69-70页 |
5.2.2 围岩地应力工况的设置 | 第70-71页 |
5.3 数值模拟结果 | 第71-76页 |
5.3.1 无初始地应力模拟结果 | 第71-72页 |
5.3.2 侧压力系数为 0.5 的模拟结果 | 第72-75页 |
5.3.3 侧压力系数为1的模拟结果 | 第75页 |
5.3.4 侧压力系数为2的模拟结果 | 第75-76页 |
5.4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76-77页 |
5.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硕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