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轨迹k-匿名隐私保护算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位置服务中的隐私保护 | 第16-30页 |
2.1 位置服务概述 | 第16-20页 |
2.1.1 位置服务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位置服务的应用场景 | 第17-19页 |
2.1.3 位置服务面临的威胁 | 第19-20页 |
2.2 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 | 第20-25页 |
2.2.1 LBS隐私保护概述 | 第20页 |
2.2.2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 第20-22页 |
2.2.3 隐私保护中常见的系统结构 | 第22-25页 |
2.3 位置服务中的轨迹隐私 | 第25-29页 |
2.3.1 轨迹隐私的基本概念 | 第25页 |
2.3.2 轨迹隐私中的攻击模型 | 第25-27页 |
2.3.3 轨迹隐私的保护方法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一种改进的轨迹k-匿名隐私保护算法 | 第30-46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30-32页 |
3.2 本文相关知识 | 第32-35页 |
3.2.1 系统结构 | 第32-33页 |
3.2.2 相关定义 | 第33-35页 |
3.3 MVA-Defence保护模块 | 第35-42页 |
3.3.1 等价类划分 | 第35-37页 |
3.3.2 圆形区域划分(t_i时刻) | 第37-38页 |
3.3.3 MVA-Defence保护算法 | 第38-41页 |
3.3.4 圆形区域划分(t_j时刻) | 第41-42页 |
3.4 改进的轨迹k-匿名隐私保护算法 | 第42-44页 |
3.4.1 算法思想和步骤 | 第42-43页 |
3.4.2 算法的具体细节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6-56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4.2 隐私保护度的影响 | 第47-50页 |
4.3 区域内用户数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 容忍匿名延迟的影响 | 第51-53页 |
4.5 改进后的轨迹k-匿名算法对匿名代价的影响 | 第53-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