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WH市HH镇中小学教师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核心概念第11-12页
        1.2.1 农村中小学教师第11-12页
        1.2.2 教师流动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3.1 国内研究情况概述第12-14页
        1.3.2 国外研究概述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研究意义第16页
    1.6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WH市HH镇中小学教师流动的调查及结果第17-27页
    2.1 调查设计第17-18页
        2.1.1 调查目的第17页
        2.1.2 调查对象第17页
        2.1.3 调查步骤第17-18页
    2.2 调查结果第18-27页
        2.2.1 流动教师的特点第19-21页
        2.2.2 教师流动的流向第21-22页
        2.2.3 教师流动的原因调查第22-27页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消极影响第27-31页
    3.1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28页
        3.1.1 教师“进城”与“下乡”不均衡第27页
        3.1.2 流动群体学历高,年轻化第27页
        3.1.3 政策强制与服务差距悬殊第27-28页
        3.1.4 教师流动管理不科学,随意性大第28页
    3.2 农村中小学教师无序流动的消极影响第28-31页
        3.2.1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滑坡第28页
        3.2.2 影响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第28-29页
        3.2.3 生源的流失第29-31页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对策第31-43页
    4.1 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政策第31-36页
        4.1.1 形成教师流动的社会基础第31-34页
        4.1.2 创设教师流动的政策环境第34-35页
        4.1.3 推动教师流动的有效实施第35-36页
    4.2 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第36-38页
        4.2.1 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制度第36-37页
        4.2.2 设立农村学校教师专项补贴资金第37页
        4.2.3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福利第37-38页
    4.3 改进学校管理工作第38-39页
        4.3.1 学校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第38-39页
        4.3.2 充分尊重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第39页
    4.4 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制第39-43页
        4.4.1 完善中小学教师聘任办法第39-40页
        4.4.2 积极鼓励学校跨校聘用、兼职聘用教师第40-41页
        4.4.3 构建城乡中小学教师互调机制第41-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9页
致谢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宁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面向单幅不确定大图的频繁模式挖掘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