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3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 第15页 |
1.4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府际关系理论 | 第17-19页 |
2.2 竞合理论 | 第19-20页 |
2.2.1 竞合的含义 | 第19页 |
2.2.2 政府间竞合的内涵 | 第19页 |
2.2.3 政府间竞合的条件 | 第19-20页 |
2.3 地缘经济关系理论 | 第20-22页 |
2.3.1 地缘经济关系的含义 | 第20-21页 |
2.3.2 地缘经济关系的类型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京津冀地缘经济关系的现状 | 第23-32页 |
3.1 地缘经济关系测算的分析框架 | 第23页 |
3.2 地缘经济关系的测算方法 | 第23-24页 |
3.3 津冀地缘经济关系的测算 | 第24-27页 |
3.3.1 选取评价指标 | 第24-25页 |
3.3.2 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 第25页 |
3.3.3 计算各指标距离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 第25-26页 |
3.3.4 计算欧式距离值并进行调整 | 第26-27页 |
3.4 测算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3.4.1 测算结果 | 第27-29页 |
3.4.2 测算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3.4.3 京津冀区域经济中府间关系的现状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京津冀府间关系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42页 |
4.1 京津冀府间关系面临的问题 | 第32-38页 |
4.1.1 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无序竞争一直存在 | 第32-36页 |
4.1.2 互补关系未能利用,合作水平一直不高 | 第36-38页 |
4.2 京津冀府间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4.2.1 行政地位失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 | 第38-39页 |
4.2.2 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诉求 | 第39-40页 |
4.2.3 竞合理念的缺乏 | 第40页 |
4.2.4 区域协同规划、机制的缺失 | 第40-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优化京津冀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对策 | 第42-50页 |
5.1 树立科学的竞合理念 | 第42-43页 |
5.2 改革配套措施,优化竞合环境 | 第43-45页 |
5.2.1 转变政府职能 | 第43页 |
5.2.2 改革政绩评估体系 | 第43-44页 |
5.2.3 实现公共政策一体化、加强区域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45页 |
5.3 完善组织制度,构建竞合机制 | 第45-49页 |
5.3.1 组织架构层面 | 第45-46页 |
5.3.2 制度层面 | 第46-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