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2 植物的冷驯化过程 | 第7-10页 |
1.2.1 低温对植物体的影响 | 第8页 |
1.2.2 低温对离体细胞的影响 | 第8-10页 |
1.3 冷驯化对植物体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0-11页 |
1.3.1 细胞膜耐冷性的提高 | 第10页 |
1.3.2 细胞抗氧化性的提高 | 第10页 |
1.3.3 细胞内可溶性物质的变化 | 第10-11页 |
1.4 抗冻蛋白 | 第11-12页 |
1.4.1 抗冻蛋白的热滞效应 | 第11页 |
1.4.2 抗冻蛋白的疏水端效应 | 第11页 |
1.4.3 抗冻蛋白的亲水端效应 | 第11-12页 |
1.5 抗冻蛋白的亲水端效应 | 第12-13页 |
1.6 差示扫描量热仪 | 第13-15页 |
1.6.1 差示扫描量热法用于金属类材质研究 | 第14页 |
1.6.2 差示扫描量热法用于有机聚合物的研究 | 第14-15页 |
1.6.3 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生物蛋白的研究 | 第15页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8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云杉四种脱水素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17-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2 脱水素蛋白的制备 | 第17-19页 |
2.2.1 感受态细胞DH5a和转化表达菌株BL21的制备 | 第17-18页 |
2.2.2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18-19页 |
2.3 几丁质亲和层析操作 | 第19页 |
2.4 AKTA蛋白纯化操作 | 第19页 |
2.5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19-20页 |
2.6 蛋白质热稳定性的检测 | 第20页 |
2.7 蛋白质三维建模的可视化处理 | 第20-22页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39页 |
3.1 四种脱水素蛋白的纯化结果 | 第22页 |
3.2 四种脱水素蛋白的结晶实验 | 第22-25页 |
3.2.1 PicW2蛋白的结晶实验 | 第22-23页 |
3.2.2 PicK蛋白的结晶实验 | 第23-24页 |
3.2.3 PicM蛋白的结晶实验 | 第24-25页 |
3.2.4 PicW1蛋白的结晶实验 | 第25页 |
3.2.5 PicW2蛋白的晶体衍射 | 第25页 |
3.3 四种脱水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预测 | 第25-29页 |
3.4 DSC测定蛋白质的热稳定性 | 第29-33页 |
3.5 四种脱水素蛋白三级结构的模拟和结构比较 | 第33-39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个人简介 | 第49-51页 |
导师简介 | 第51-53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