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用企业的信息公开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 二、公用企业的认定 | 第10-14页 |
| (一)公用企业的概念 | 第10-11页 |
| (二)公用企业的特殊性 | 第11-12页 |
| 1.政府介入性 | 第11页 |
| 2.经营目的的公益性 | 第11页 |
| 3.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 | 第11-12页 |
| 4.自然垄断性 | 第12页 |
| (三)民营化对公用企业信息公开的影响 | 第12-14页 |
| 三、公用企业信息公开的价值 | 第14-17页 |
| (一)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等权利 | 第14-15页 |
| (二)公用企业信息公开带来服务与合作 | 第15-17页 |
| 1.信息公开是服务与合作的保障 | 第15页 |
| 2.信息公开是手段,目的是服务与合作 | 第15-17页 |
| 四、我国公用企业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 | 第17-22页 |
| (一)法律层面的依据 | 第17页 |
| (二)行政法规层面的依据 | 第17-20页 |
| 1.《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的规定 | 第17-19页 |
| 2.《企业信息公开暂行条例》中的规定 | 第19-20页 |
| (三)部门规章层面的依据 | 第20页 |
| (四)地方政府规章层面的依据 | 第20-21页 |
| (五)小结 | 第21-22页 |
| 五、我国公用企业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 (一)公用企业信息公开主体不明确 | 第22-23页 |
| (二)公用企业信息公开的范围不明确 | 第23-24页 |
| (三)公用企业信息公开的救济不完善 | 第24-26页 |
| 六、完善公用企业信息公开的对策 | 第26-36页 |
| (一)对公用企业信息公开进行专门立法 | 第26-28页 |
| (二)明确公用企业作为信息公开义务主体的标准 | 第28-30页 |
| (三)明确公用企业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30-33页 |
| 1.对现行立法规定的反思 | 第30-31页 |
| 2.扩大应当公开的信息范围 | 第31页 |
| 3.严格限定公用企业免于公开的信息范围 | 第31-33页 |
| (四)完善公用企业信息公开救济机制 | 第33-36页 |
| 结语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