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组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小板活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5页 |
1.1 冠心病 | 第11页 |
1.2 血小板活化与PCI术后抗栓治疗方案 | 第11-12页 |
1.3 抗血小板治疗疗效及现状 | 第12-13页 |
1.4 抗血小板药物低反应 | 第13页 |
1.5 血栓弹力图仪检测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2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1.1 入选标准 | 第15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2.2 方法 | 第15-18页 |
2.2.1 服药方法 | 第15-16页 |
2.2.2 仪器与试剂 | 第16页 |
2.2.3 标本检测与原理 | 第16-17页 |
2.2.4 TEG参数意义 | 第17-18页 |
2.2.5 TEG结果判读 | 第18页 |
2.3 出血分型 | 第18页 |
2.4 随访 | 第18页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18-20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0-26页 |
3.1 三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第20-21页 |
3.2 三组患者TEG参数分析 | 第21页 |
3.3 三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 | 第21-22页 |
3.4 高血小板活性组与正常组凝血特征分析 | 第22页 |
3.5 患者高凝图形发生情况分析 | 第22-23页 |
3.6 患者高血小板活性发生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3.7 高血小板活性组与正常组心肌标志物特征 | 第24页 |
3.8 MACE发生情况比较 | 第24-25页 |
3.9 次要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 第25-2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6-2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8-29页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第29-30页 |
6.1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29页 |
6.2 展望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综述 | 第34-41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