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第二章 BRA性能及改性沥青的研究 | 第16-25页 |
2.1 布敦岩沥青(BRA)性能特点及改性机理 | 第16-18页 |
2.2 BRA改性沥青的制备 | 第18页 |
2.3 BRA改性沥青针入度体系性能研究 | 第18-24页 |
2.3.1 BRA改性沥青感温性能 | 第18-20页 |
2.3.2 BR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 | 第20-22页 |
2.3.3 BRA改性沥青低温性能 | 第22-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Superpave体系的BRA改性沥青流变特性研究 | 第25-36页 |
3.1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3.1.1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 第25页 |
3.1.2 低温弯曲蠕变流试验 | 第25页 |
3.1.3 粘度试验结果 | 第25-26页 |
3.2 高温流变性能试验结果 | 第26-30页 |
3.2.1 原样BRA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 | 第26-28页 |
3.2.2 老化后BRA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 | 第28-30页 |
3.3 低温流变性能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3.4 沥青PG温度分级结果 | 第31-34页 |
3.5 粘度性能试验结果 | 第34页 |
3.6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BR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第36-45页 |
4.1 原材料性质 | 第36-38页 |
4.1.1 集料技术性能 | 第36页 |
4.1.2 集料 | 第36-37页 |
4.1.3 矿粉 | 第37-38页 |
4.2 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38-41页 |
4.2.1 级配设计 | 第38-39页 |
4.2.2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39-41页 |
4.3 BR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41-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BRA掺量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 | 第45-56页 |
5.1 高温稳定性试验 | 第45-47页 |
5.1.1 车辙试验 | 第45-46页 |
5.1.2 动稳定度试验结果 | 第46-47页 |
5.2 低温稳定性试验 | 第47-50页 |
5.2.1 低温弯曲试验 | 第47-48页 |
5.2.2 试验结果 | 第48-50页 |
5.3 水稳定性试验 | 第50-55页 |
5.3.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第51-53页 |
5.3.2 冻融劈裂试验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BRA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 | 第56-65页 |
6.1 施工前准备 | 第56-57页 |
6.2 BR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57-60页 |
6.2.1 试验路目标配合比设计 | 第57-58页 |
6.2.2 试验路生产配合比设计 | 第58-60页 |
6.3 试验段铺筑 | 第60-63页 |
6.3.1 试验段铺筑目的 | 第60页 |
6.3.2 BR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 第60-61页 |
6.3.3 BR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第61页 |
6.3.4 BR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碾压 | 第61-62页 |
6.3.5 接缝设置 | 第62-63页 |
6.4 施工质量检测 | 第6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结论 | 第65-66页 |
7.2 进一步研究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