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salamo型配体 | 第11页 |
1.2 salamo型配体的合成及反应机理 | 第11-12页 |
1.3 salamo型螺旋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5 创新点 | 第16页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9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6.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2 H_4L的合成与表征 | 第19-2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19-20页 |
2.1.1 1,2-二胺氧乙烷的制备 | 第19页 |
2.1.2 2,3-二羟基萘-1,4-二甲醛的制备 | 第19页 |
2.1.3 5-甲氧基2胺氧乙烷氧氮次甲基酚的合成 | 第19-20页 |
2.1.4 配体H_4L的合成 | 第2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0-24页 |
2.2.1 元素分析 | 第20-21页 |
2.2.2 核磁氢谱 | 第21页 |
2.2.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1-23页 |
2.2.4 紫外光谱分析 | 第23页 |
2.2.5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3-24页 |
2.3 小结 | 第24-25页 |
3 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 | 第25-33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5页 |
3.1.1 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的制备 | 第2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3.2.1 元素分析 | 第25页 |
3.2.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5-26页 |
3.2.3 紫外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3.2.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7页 |
3.2.5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27-32页 |
3.3 小结 | 第32-33页 |
4 碱土异核 3d-2s配合物的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 | 第33-4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3页 |
4.1.1 碱土异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的制备 | 第3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33-48页 |
4.2.1 元素分析 | 第33页 |
4.2.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4.2.3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4-36页 |
4.2.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4.2.5 碱土异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37-48页 |
4.3 小结 | 第48-49页 |
5 稀土异核 3d-4f配合物的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 | 第49-64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49页 |
5.1.1 稀土异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的制备 | 第49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9-63页 |
5.2.1 元素分析 | 第49页 |
5.2.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5.2.3 紫外光谱分析 | 第50-52页 |
5.2.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5.2.5 稀土异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53-63页 |
5.3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 第7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