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2.1 全要素生产率 | 第12-13页 |
1.2.2 资本扭曲 | 第13页 |
1.2.3 融资结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1 资源误置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2 融资结构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0-22页 |
3 资本市场扭曲和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测算模型 | 第22-28页 |
3.1 HK模型设定 | 第22-24页 |
3.1.1 行业与厂商生产函数基本假定 | 第22页 |
3.1.2 融资结构与最优生产决策 | 第22-24页 |
3.2 规模报酬可变假设下的指标选择 | 第24-26页 |
3.2.1 资本边际产出价值MRPK | 第24-25页 |
3.2.2 收益形式的生产率TFPR | 第25-26页 |
3.2.3 资本扭曲衡量指标的选择 | 第26页 |
3.3 资本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造成的损失测算 | 第26-28页 |
4 研究设计 | 第28-32页 |
4.1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 第28-29页 |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28页 |
4.1.2 变量说明 | 第28-29页 |
4.2 相关参数的设定 | 第29-32页 |
4.2.1 租金率和替代弹性的设定 | 第29-30页 |
4.2.2 资本和劳动弹性系数的估计 | 第30-32页 |
5 实证分析 | 第32-39页 |
5.1 虚拟实验的设定及测算表达式 | 第32-33页 |
5.1.1 设计虚拟实验 | 第32页 |
5.1.2 关键指标的测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5.2 关键变量的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5.3 三种虚拟实验下MRPK离散情况分析 | 第34-37页 |
5.4 不同融资结构下资本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6 结论与政策分析 | 第39-4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