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

电力负荷聚类分析及优化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概述第12-13页
    1.2 需求侧管理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负荷特性及负荷分类研究现状第15-17页
第2章 聚类标准化方法及评价指标研究第17-25页
    2.1 概述第17-18页
    2.2 经典聚类算法简介第18-19页
        2.2.1 K-means算法第18页
        2.2.2 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算法第18页
        2.2.3 Ward算法(离差平方和算法)第18-19页
        2.2.4 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SOM)第19页
    2.3 聚类评价指标第19-20页
    2.4 聚类标准化方法比较第20-22页
        2.4.1 负荷曲线标准化方法第20页
        2.4.2 聚类结果相似度指标第20-21页
        2.4.3 标准化方法对聚类结果的影响第21-22页
    2.5 基于随机森林袋外估计的聚类结果评价指标第22-24页
        2.5.1 随机森林算法第22页
        2.5.2 方法描述第22-23页
        2.5.3 聚类标准化方法比较第23-24页
    2.6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结合负荷形态指标的电力负荷曲线两步聚类算法第25-33页
    3.1 概述第25页
    3.2 经典监督学习算法简介第25-26页
        3.2.1 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第25页
        3.2.2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第25-26页
        3.2.3 K最邻近(K Nearest Neighbors, KNN)第26页
    3.3 算法概述第26-27页
    3.4 一次聚类算法以及聚类数目的选取第27-28页
    3.5 基于负荷形态特征指标的二次分类第28页
    3.6 二次分类可视化分析第28-30页
    3.7 二次分类算法对比第30-32页
        3.7.1 聚类指标对比第30-31页
        3.7.2 计算时间对比第31页
        3.7.3 分类器新增负荷模式识别泛化能力比较第31-32页
    3.8 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基于用户需求侧资源申报的有序用电综合决策方法第33-53页
    4.1 决策方法简介第33-35页
    4.2 有序用电综合决策模型第35-39页
        4.2.1 目标函数第36-37页
        4.2.2 约束条件第37-39页
    4.3 模型的求解策略第39-40页
    4.4 算例参数第40-45页
        4.4.1 算例基本参数第40-44页
        4.4.2 有序用电手段补偿系数设置第44-45页
    4.5 算例分析第45-52页
        4.5.1 网损惩罚系数的影响第45-46页
        4.5.2 模型误差分析第46-48页
        4.5.3 电源性缺电第48-49页
        4.5.4 电网性缺电第49-51页
        4.5.5 个性化错避峰方案第51-52页
    4.6 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6页
    5.1 总结第53-54页
    5.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2kW光储微网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仿真研究
下一篇:湿法烟气SO2高效脱除及SO3协同控制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