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3-19页 |
1.2.1 锈蚀RC材料研究 | 第14-16页 |
1.2.2 锈蚀RC框架构件研究 | 第16-18页 |
1.2.3 锈蚀RC框架结构研究 | 第18-19页 |
1.3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19-21页 |
2 有限元建模理论及锈蚀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 | 第21-39页 |
2.1 有限元建模基本理论及过程 | 第21-23页 |
2.2 锈蚀RC材料力学性能 | 第23-34页 |
2.2.1 腐蚀混凝土力学本构模型及其材性退化 | 第23-31页 |
2.2.2 锈蚀钢筋力学模型及其材性退化 | 第31-34页 |
2.3 锈蚀粘结滑移模型确定及其性能退化 | 第34-38页 |
2.3.1 未锈蚀粘结滑移模型确定 | 第35-36页 |
2.3.2 锈蚀损伤粘结滑移模型确定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构件静力性能退化研究 | 第39-60页 |
3.1 锈蚀RC梁静力承载力特性退化研究 | 第39-51页 |
3.1.1 未锈蚀RC简支梁几何参数及材料参数 | 第40-41页 |
3.1.2 未锈蚀RC简支梁有限元建模过程 | 第41-43页 |
3.1.3 未锈蚀RC简支梁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可靠性验证 | 第43-45页 |
3.1.4 锈蚀RC简支梁宏观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 第45-51页 |
3.2 锈蚀RC框架柱静力承载力特性退化研究 | 第51-59页 |
3.2.1 未锈蚀RC框架柱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 | 第52-55页 |
3.2.2 锈蚀RC框架柱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55-5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滞回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 第60-85页 |
4.1 锈蚀RC框架柱滞回性能退化研究 | 第60-72页 |
4.1.1 未锈蚀RC框架柱几何尺寸参数及材料强度参数 | 第61-62页 |
4.1.2 未锈蚀RC框架柱有限元模型建模过程 | 第62-63页 |
4.1.3 未锈蚀RC框架柱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可靠性验证 | 第63-64页 |
4.1.4 锈蚀RC框架柱滞回性能比较分析 | 第64-72页 |
4.2 锈蚀RC框架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 第72-83页 |
4.2.1 锈蚀RC框架柱恢复力模型选取 | 第72-74页 |
4.2.2 锈蚀RC框架柱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关键点参数确定 | 第74-77页 |
4.2.3 锈蚀RC框架柱恢复力模型刚度退化准则 | 第77页 |
4.2.4 锈蚀RC框架柱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77-8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 锈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 | 第85-105页 |
5.1 Pushover分析方法简述 | 第85-88页 |
5.1.1 Pushover分析前处理 | 第85-87页 |
5.1.2 Pushover分析结果后处理 | 第87-88页 |
5.2 工程结构概况 | 第88-91页 |
5.3 本章分析思路及未锈蚀结构计算结果可靠性比较分析 | 第91-94页 |
5.3.1 本章研究思路 | 第91页 |
5.3.2 RC框架柱截面自定义铰PM参数可靠性比较分析 | 第91-94页 |
5.4 锈蚀RC框架结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94-104页 |
5.4.1 锈蚀RC框架柱铰PM曲线及梁主弯矩铰M3强度退化分析 | 第94-96页 |
5.4.2 锈蚀RC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 | 第96-10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6.1 结论 | 第105-106页 |
6.2 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个人简历及科研状况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