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佛教观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7页
第一章 芥川文学的诞生第17-21页
    第一节 大正文坛环境第17-18页
    第二节 芥川龙之介的创作经历第18-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二章 芥川前期小说对佛教的怀疑、批判与相信第21-47页
    第一节 《鼻子》中对僧人的批判第21-26页
        一、长鼻子内供的心理第21-23页
        二、内供的消极措施和积极措施第23-24页
        三、治疗之后的内供第24-26页
    第二节 《孤独地狱》中对和尚的批判与对“地狱道”的相信第26-29页
        一、禅超的行为举止第27-28页
        二、孤独“地狱”的痛苦第28-29页
    第三节 《运气》中对“有求必应”的怀疑第29-31页
        一、佛门中的“有求必应”第29-30页
        二、芥川的怀疑第30-31页
    第四节 《道祖问答》中对佛教戒规的批判第31-34页
        一、芥川的批判第32-33页
        二、芥川的希冀第33-34页
    第五节 《蜘蛛之丝》中对“因果报应”的相信第34-39页
        一、芥川笔下的极乐世界第35-36页
        二、芥川笔下的地狱第36-38页
        三、芥川笔下的因果第38-39页
    第六节 《地狱变》中对“佛性”的相信第39-45页
        一、作为艺术家的良秀第40-41页
        二、作为父亲的良秀第41-42页
        三、“法悦”的光辉——人性的泯灭与佛性的诞生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芥川中后期小说中的“佛教生死观”第47-61页
    第一节 《往生画卷》中的“念佛往生”第47-50页
        一、五位入道的性格第47-49页
        二、念佛往生第49-50页
    第二节 《俊宽》中的“佛教超越生死”第50-53页
        一、俊宽在岛上的生活第50-51页
        二、不望乡的俊宽第51-53页
    第三节 《六宫公主》中的“佛教临终关怀”第53-57页
        一、六宫公主的生存方式第53-55页
        二、六宫公主的临终第55-57页
    第四节 《尼提》中的“普度众生”第57-59页
        一、释迦如来的度化第57-58页
        二、尼提其人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芥川龙之介的佛教情结第61-72页
    第一节 宗教对芥川创作的影响第61-64页
        一、芥川与佛教第61-62页
        二、芥川与其他宗教第62-64页
    第二节 芥川龙之介佛教观的变化第64-67页
        一、前期对佛教的品评第64-66页
        二、中后期对佛教生死问题的关注第66-67页
    第三节 芥川佛教观变化的原因第67-70页
        一、成长环境的影响第67-69页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结语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黑一雄《千万别丢下我》中的焦虑主题解读
下一篇:寻找身心的栖息地--对托尼·莫里森《天佑孩童》中创伤复原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