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安全壳内工质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含不可凝性气体的蒸汽凝结数值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AP1000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 | 第19-27页 |
2.1 AP1000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2.2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组成 | 第20-22页 |
2.2.1 钢制安全壳容器 | 第20-21页 |
2.2.2 安全壳屏蔽构筑物 | 第21-22页 |
2.3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功能 | 第22-23页 |
2.4 失水事故概述 | 第23-24页 |
2.5 安全壳内部及外部空气流道的传热过程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数值模拟计算 | 第27-45页 |
3.1 FLUENT计算模型 | 第27-33页 |
3.1.1 湍流模型 | 第27-28页 |
3.1.2 多相流模型 | 第28-29页 |
3.1.3 辐射换热模型 | 第29-30页 |
3.1.4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0-32页 |
3.1.5 控制方程 | 第32-33页 |
3.2 UDF程序 | 第33-38页 |
3.2.1 UDF概述 | 第33页 |
3.2.2 冷凝程序UDF | 第33-37页 |
3.2.3 蒸发程序UDF | 第37-38页 |
3.3 MpCCI耦合软件 | 第38-43页 |
3.3.1 MpCCI软件简介 | 第38-40页 |
3.3.2 MpCCI耦合算法 | 第40-42页 |
3.3.3 插值法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钢制安全壳内部模拟分析 | 第45-63页 |
4.1 钢制安全壳稳态计算 | 第45-49页 |
4.1.1 AP1000双层安全壳三维模型 | 第45-46页 |
4.1.2 AP1000双层安全壳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4.1.3 稳态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4.2 钢制安全壳内部瞬态计算 | 第49-61页 |
4.2.1 二维模型 | 第49-50页 |
4.2.2 网格划分 | 第50-51页 |
4.2.3 钢制安全壳内部瞬态计算基本设置 | 第51页 |
4.2.4 钢制安全壳内部温度分布 | 第51-53页 |
4.2.5 钢制安全壳内部密度分布 | 第53-55页 |
4.2.6 钢制安全壳水蒸汽分布 | 第55-57页 |
4.2.7 钢制安全壳壁面换热分析 | 第57-60页 |
4.2.8 钢制安全壳内部总体参数 | 第60-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钢制安全壳外部空气流道模拟分析 | 第63-72页 |
5.1 钢制安全壳外部空气流道瞬态计算基本设置 | 第63页 |
5.2 钢制安全壳外部空气流道瞬态计算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5.2.1 钢制安全壳外部空气流道流线分布 | 第63-64页 |
5.2.2 钢制安全壳外部空气流道温度分布 | 第64-66页 |
5.2.3 钢制安全壳外部环形流道水膜分布 | 第66-67页 |
5.2.4 钢制安全壳外部空气流道水蒸汽分布 | 第67-68页 |
5.3 钢制安全壳外壁面有无冷却水对比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