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词语相似度计算研究 | 第12-13页 |
1.2.2 语句相似度计算研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语义相似度计算和文本分类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8页 |
2.1 文本相似度与语义相似度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文本相似度概念 | 第16页 |
2.1.2 语义相似度概念 | 第16-17页 |
2.2 中文分词 | 第17-19页 |
2.2.1 中文分词算法比较 | 第17页 |
2.2.2 中文分词的技术难点 | 第17-18页 |
2.2.3 本文采取的分词系统 | 第18-19页 |
2.3《知网》语义相似度计算 | 第19-24页 |
2.3.1《知网》简介 | 第19-21页 |
2.3.2《知网》的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 | 第21-23页 |
2.3.3《知网》计算词语情感倾向 | 第23-24页 |
2.4 文本特征选择 | 第24-25页 |
2.4.1 文本特征选择概述 | 第24页 |
2.4.2 向量空间模型(VSM) | 第24-25页 |
2.5 分类评估标准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第3章 词语、语句情感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28-46页 |
3.1 改进的概念情感相似度计算研究 | 第28-29页 |
3.2 点态互信息SO_PMI的改进算法研究 | 第29-36页 |
3.2.1 点互信息模型 | 第29-30页 |
3.2.2 SO_PMI方法改进 | 第30-34页 |
3.2.3 SO_PMI方法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3.3 短语情感倾向的研究 | 第36-41页 |
3.3.1 情感词的分类定义 | 第36-37页 |
3.3.2 短语倾向性分析定义 | 第37-38页 |
3.3.3 否定词及短语情感倾向研究 | 第38-40页 |
3.3.4 程度副词短语情感倾向研究 | 第40-41页 |
3.4 语句情感倾向的研究 | 第41-43页 |
3.5 实验数据及分析 | 第43-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语义理解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文本分类系统 | 第46-66页 |
4.1 情感分类系统综述 | 第46页 |
4.2 基于改进语义理解的文本分类 | 第46-54页 |
4.2.1 基于语义理解情感分类的基本流程 | 第47页 |
4.2.2 情感词句处理模块构建 | 第47-51页 |
4.2.3 抽取文本特征搭配 | 第51页 |
4.2.4 文本倾向度算法 | 第51-52页 |
4.2.5 文本情感计算 | 第52页 |
4.2.6 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3 机器学习实现文本的情感分类 | 第54-61页 |
4.3.1 改进的互信息特征选择方法 | 第54-56页 |
4.3.2 支持向量机理论 | 第56-58页 |
4.3.3 核函数 | 第58-59页 |
4.3.4 SVM在文本情感分类的优势 | 第59页 |
4.3.5 实验分析 | 第59-61页 |
4.4 基于改进语义理解和机器学习混合框架的分类模型 | 第61-65页 |
4.4.1 混合框架主要思想 | 第61页 |
4.4.2 模型概要设计 | 第61-63页 |
4.4.3 模型主要类设计 | 第63-64页 |
4.4.4 实验分析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文本分类基础上的语义相似度研究及应用 | 第66-76页 |
5.1 文本分类引入语义相似度计算的必要性 | 第66-67页 |
5.2 文本分类基础上的语义相似度计算 | 第67-69页 |
5.2.1 词语、语句长度相似度计算 | 第67-69页 |
5.2.2 引入句子倾向性计算语义相似度 | 第69页 |
5.3 举例验证及分析 | 第69-71页 |
5.4 混合框架在建筑施工测试培训系统中的应用 | 第71-74页 |
5.4.1 开发平台简介 | 第71页 |
5.4.2 混合框架在试题分类中的应用 | 第71-73页 |
5.4.3 混合框架分类准确性对比数据分析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6页 |
6.2 对本课题未来的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