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页 |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学理解读 | 第18-34页 |
2.1 榜样文化 | 第18-28页 |
2.1.1 榜样文化内涵 | 第18-22页 |
2.1.2 榜样文化特点 | 第22-24页 |
2.1.3 榜样文化功能 | 第24-28页 |
2.2 榜样文化建设 | 第28-30页 |
2.3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 | 第30-34页 |
2.3.1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内容 | 第30-31页 |
2.3.2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意义 | 第31-34页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 第34-39页 |
3.1 马克思主义榜样文化建设理论 | 第34-36页 |
3.2 中华优秀传统榜样文化建设思想 | 第36-37页 |
3.3 国外榜样文化建设 | 第37-39页 |
第4章 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及其成就 | 第39-50页 |
4.1 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 | 第39-42页 |
4.1.1 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内容 | 第39-41页 |
4.1.2 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特点 | 第41-42页 |
4.2 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成就 | 第42-50页 |
4.2.1 确立社会主义榜样文化观念 | 第42-43页 |
4.2.2 涌现大批榜样人物 | 第43-45页 |
4.2.3 凝练榜样精神和人格 | 第45-47页 |
4.2.4 开启榜样物质文化建设 | 第47-48页 |
4.2.5 形成崇拜榜样、赶超榜样、励先戒后的良好社会风气 | 第48-50页 |
第5章 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50-56页 |
5.1 坚持先进文化与榜样文化间引领与助推的双向互动建设理念 | 第50页 |
5.2 挖掘榜样的精神实质,积极发现、建树榜样 | 第50-51页 |
5.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榜样建树路线 | 第51-52页 |
5.4 总结、宣传榜样坚持崇高性与真实性相结合 | 第52页 |
5.5 坚持党员干部垂范、榜样示范与反面典型警示相结合的榜样教育机制 | 第52-54页 |
5.6 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发挥榜样人物的辐射作用 | 第54-56页 |
第6章 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经验的当下启示 | 第56-68页 |
6.1 深入实际,用人民群众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 | 第56-57页 |
6.2 健全榜样教育的长效机制,保持宣传的可持续性 | 第57-59页 |
6.3 将榜样教育寓于具体的活动中间,增加榜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 第59-60页 |
6.4 注意平民化视角,注重挖掘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典型 | 第60-62页 |
6.5 强调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和后进典型的警示作用 | 第62-64页 |
6.6 将倡导榜样的奉献与榜样权益保障相结合 | 第64-66页 |
6.7 创新榜样教育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