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研究及导向叶片优化设计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0-12页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1.2.3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旋风分离器概述 | 第12-13页 |
1.3.2 旋风分离器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3.3 旋风分离器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多管旋风分离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第19-25页 |
2.1 分离器内气相流动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2.1.1 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2.1.2 湍流模型 | 第20-21页 |
2.2 气固两相流动模拟计算方法 | 第21-24页 |
2.2.1 颗粒运动方程 | 第21-22页 |
2.2.2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 第22-23页 |
2.2.3 离散相模型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多管分离器的两相流动场研究 | 第25-46页 |
3.1 多管旋风分离器的结构 | 第25-26页 |
3.2 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3.2.1 求解算法 | 第26-27页 |
3.2.2 边界条件 | 第27页 |
3.3 网格无关性验证和计算模型验证 | 第27-29页 |
3.4 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29-42页 |
3.4.1 多管分离器内压力分布研究 | 第29-33页 |
3.4.2 多管分离器内速度分布 | 第33-38页 |
3.4.3 分离器内各单管进气均匀性 | 第38-42页 |
3.5 多管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 第42-43页 |
3.5.1 固体颗粒的成分分析 | 第42页 |
3.5.2 多管旋风分离器的粒级效率 | 第42-43页 |
3.6 操作参数对多管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3.6.1 入口速度影响 | 第43-44页 |
3.6.2 固相密度影响 | 第44页 |
3.6.3 操作压力影响 | 第44页 |
3.6.4 固相浓度影响 | 第44-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导向叶片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6-58页 |
4.1 导向叶片结构 | 第46-47页 |
4.2 导叶结构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7-56页 |
4.2.1 导向叶片数量 | 第47-49页 |
4.2.2 导向叶片厚度 | 第49-51页 |
4.2.3 导向叶片入口和流体入口截面距离 | 第51页 |
4.2.4 导向叶片出口角度 | 第51-53页 |
4.2.5 导向叶片包弧长 | 第53-54页 |
4.2.6 导向叶片高度 | 第54-56页 |
4.3 导向结构形状对旋风管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基于RSM的导向叶片优化设计 | 第58-68页 |
5.1 RSM简介 | 第58页 |
5.2 导向叶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58-64页 |
5.2.1 优化过程 | 第58-64页 |
5.2.2 优化结果 | 第64页 |
5.3 优化结构与在役结构的对比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单管旋风管的实验研究 | 第68-76页 |
6.1 实验原理 | 第68页 |
6.2 实验设备 | 第68-71页 |
6.3 实验过程及结果 | 第71-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6-78页 |
7.1 结论 | 第76页 |
7.2 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