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第一节 论题缘起与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13页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我国城市规划馆历史沿革与基本状况 | 第14-23页 |
第一节 我国城市规划馆历史沿革 | 第14-17页 |
第二节 我国城市规划馆基本状况 | 第17-23页 |
一、数量与分布 | 第17-18页 |
二、类型与规模 | 第18-20页 |
三、布展设计单位 | 第20页 |
四、相关团体组织与会议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3-44页 |
第一节 展示内容方面的主要问题 | 第23-31页 |
一、内容承载过多与城市中其他类型博物内容重复 | 第23-26页 |
二、内容组织构架方式模式化 | 第26-28页 |
三、内容较为陈旧,更新速度慢 | 第28-29页 |
四、实用信息量比重较小,缺乏市民关注度 | 第29-30页 |
五、“内容美化”城市的客观性展示不足 | 第30-31页 |
六、内容反馈功能建立不完善,展示内容活力不足 | 第31页 |
第二节 展示形式方面的主要问题 | 第31-44页 |
一、沙盘模型的尺度片面求大,忽略了尺度的适宜性 | 第32-34页 |
二、中小型模型与空间融合性不强 | 第34-35页 |
三、“重影像,轻互动”多媒体技术设计理念有所偏差 | 第35-39页 |
四、科技化背景下的空间照明环境较为混乱 | 第39-40页 |
五、展示形式缺乏地域特色,模仿之风普遍 | 第40-43页 |
六、片面的强调灵活性布展,削弱了空间结构的整体性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问题形成的原因 | 第44-48页 |
第一节 城市规划馆展示设计行业方面的原因 | 第44-45页 |
一、展示设计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 | 第44页 |
二、行业发展过热,布展企业相对单一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城市建设与规划方面的原因 | 第45-46页 |
一、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建设出现的普遍同质化现象 | 第45-46页 |
二、城市规划学科的专业性与复杂性 | 第46页 |
第三节 建设与运营体制方面的原因 | 第46-48页 |
一、“对上不对下”建设目的异化 | 第46-47页 |
二、“有钱建馆无力维护与更新”重建设轻运营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国内外优秀案例的思考与启示 | 第48-58页 |
第一节 优秀案例解析 | 第48-54页 |
一、香港展城馆 | 第48-50页 |
二、新加坡城市规划馆 | 第50-52页 |
三、巴黎建筑与都市规划中心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思考与启示 | 第54-58页 |
一、调整功能定位,主要目标观众群转向普通大众 | 第54页 |
二、构建多元的展馆模式 | 第54-55页 |
三、建立以体验为核心的展示空间 | 第55-56页 |
四、以城市地域特征的呈现构建展示形式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一 | 第63-65页 |
附录二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