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导论 | 第7-10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8页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8-9页 |
(五)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9-10页 |
一、我国公司对外担保的实证分析 | 第10-20页 |
(一)公司对外担保的法理基础 | 第10-11页 |
1、超出公司目的范围,有损公司利益 | 第10页 |
2、损害公司中小股东利益 | 第10页 |
3、影响公司债权人还款预期 | 第10页 |
4、允许公司对外担保顺应了《公司法》鼓励和促进交易的初衷 | 第10-11页 |
5、公司对外担保属于私法范畴,其有意思自治的能力 | 第11页 |
6、公司对外担保使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受损的风险可以通过合理规范避免 | 第11页 |
(二)公司对外担保相关规定的规范分析 | 第11-14页 |
1、《合同法》相关规定 | 第11-12页 |
2、《公司法》相关规定 | 第12-13页 |
3、《担保法》相关规定 | 第13-14页 |
(三)司法实务中公司越权担保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14-20页 |
1、案例一 | 第14-15页 |
2、案例二 | 第15-17页 |
3、案例三 | 第17-20页 |
二、公司越权对外担保的效力分析 | 第20-27页 |
(一)公司越权对外担保效力的学说之争 | 第20-21页 |
(二)公司越权对外担保效力认定因素分析 | 第21-27页 |
1、从《公司法》第16条性质看合同效力 | 第21-22页 |
2、从章程公示力看合同效力 | 第22-23页 |
3、从审查义务看合同效力 | 第23-25页 |
4、从相对人善意恶意看合同效力 | 第25页 |
5、从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保持前后一致看合同效力 | 第25-27页 |
三、公司越权对外担保行为效力的比较法分析 | 第27-32页 |
(一)各国(地区)越权行为原则的发展 | 第27-30页 |
1、英国的越权行为原则 | 第27-28页 |
2、美国的越权行为原则 | 第28页 |
3、法国的越权行为原则 | 第28-29页 |
4、德国的越权行为原则 | 第29页 |
5、日本的越权行为原则 | 第29页 |
6、我国台湾地区的越权行为原则 | 第29-30页 |
(二)境外越权行为原则的有益启示 | 第30-32页 |
四、公司对外担保效力规范化的完善建议 | 第32-37页 |
(一)公司对外担保的立法完善 | 第32-34页 |
1、完善章程中对外担保事项的规范 | 第32页 |
2、明确公司担保限额 | 第32-33页 |
3、严格对外担保的程序规定 | 第33页 |
4、明确违反法律或章程规定的法律后果 | 第33页 |
4、确立事后救济手段 | 第33-34页 |
(二)增强公司内部制约机制 | 第34-35页 |
1、停止请求权 | 第34页 |
2、代位诉讼制 | 第34-35页 |
(三)健全各项审查制度 | 第35-37页 |
1、完善章程审查方式 | 第35页 |
2、健全事前披露制度 | 第35-36页 |
3、构建专业担保市场及社会信用体系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