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概述 | 第13-16页 |
1.1.1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定义 | 第13页 |
1.1.2 水环境中PPCPs类污染物的来源 | 第13-14页 |
1.1.3 PPCPs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1.1.4 PPCPs在环境中危害 | 第15页 |
1.1.5 PPCPs的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1.2 吲哚美辛的概述 | 第16-20页 |
1.2.1 吲哚美辛的基本物化性质 | 第16-17页 |
1.2.2 吲哚美辛的主要用途 | 第17页 |
1.2.3 吲哚美辛污染现状 | 第17-18页 |
1.2.4 吲哚美辛的处理方法 | 第18-20页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1.3.1 选题的依据 | 第20-21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分析测试方法 | 第22-26页 |
2.1 吲哚美辛溶液的配制 | 第22页 |
2.2 试剂及溶解方法对实验检测结果影响的排查 | 第22-23页 |
2.2.1 溶解方法影响排查 | 第22页 |
2.2.2 超纯水溶剂影响排查 | 第22页 |
2.2.3 乙腈溶剂影响排查 | 第22-23页 |
2.3 吲哚美辛浓度的检测方法 | 第23-25页 |
2.3.1 测定条件 | 第23-24页 |
2.3.2 标准曲线的选择 | 第24-25页 |
2.4 次氯酸钠有效氯的测定 | 第25-26页 |
第三章 NaClO体系氧化降解水中吲哚美辛 | 第26-42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3.1.1 主要的实验试剂 | 第26页 |
3.1.2 主要的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3.2.1 吲哚美辛溶液的配置 | 第27页 |
3.2.2 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最佳条件研究实验 | 第27页 |
3.2.3 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过程中TOC的变化实验 | 第27页 |
3.2.4 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体系毒性测定实验 | 第27-28页 |
3.2.5 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降解产物测定实验 | 第28页 |
3.3 分析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0-41页 |
3.4.1 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最佳条件探究 | 第30-34页 |
3.4.2 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过程中TOC变化情况 | 第34-35页 |
3.4.3 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过程中毒性变化情况 | 第35-36页 |
3.4.4 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的主要产物及降解路径 | 第36-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腐殖酸与无机氮对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的影响 | 第42-49页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2-43页 |
4.1.1 主要的实验试剂 | 第42页 |
4.1.2 主要的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4.3 分析测定方法 | 第43-4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4.4.1 腐植酸对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的影响 | 第44页 |
4.4.2 NH_4~+、NO_3~-、NO_2~-对次氯酸钠降解吲哚美辛的影响 | 第44-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NaClO-Br~-体系降解水中吲哚美辛 | 第49-64页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5.1.1 主要的实验试剂 | 第49页 |
5.1.2 主要的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5.3 分析测定方法 | 第51-52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52-63页 |
5.4.1 NaClO-Br~-氧化体系氧化处理IM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52-56页 |
5.4.2 NaClO氧化体系与NaClO-Br~-氧化体系对IM的降解率与TOC降解率对比 | 第56页 |
5.4.3 NaClO氧化体系与NaClO-Br~-氧化体系对IM的降解毒性对比 | 第56-57页 |
5.4.4 次氯酸钠溴体系降解吲哚美辛的主要产物及降解路径 | 第57-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