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1.1 引言 | 第15-17页 |
1.2 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技术发展概述 | 第17-18页 |
1.3 激光-GMAW复合焊接熔滴过渡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4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机理研究现状 | 第21-30页 |
1.4.1 激光对电弧作用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1.4.2 电弧等离子体对激光传输影响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1.4.3 激光与电弧耦合效应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1.5 激光-GMAW复合焊接物理特性诊断方法现状 | 第30-34页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实验系统、设备及光谱诊断分析方法 | 第35-56页 |
2.1 实验系统 | 第35-41页 |
2.1.1 焊机系统 | 第35-36页 |
2.1.2 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 第36页 |
2.1.3 高速摄影系统 | 第36-37页 |
2.1.4 光谱信号分析系统 | 第37-41页 |
2.1.5 大功率激光系统 | 第41页 |
2.2 实验材料及工艺参数 | 第41-42页 |
2.3 CO_2激光+脉冲GMAW焊等离子体热力学状态探讨 | 第42-51页 |
2.3.1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等接离子体热力学状态判断 | 第42-44页 |
2.3.2 Fourier变换法计算Stark展宽与电子密度原理 | 第44-48页 |
2.3.3 LTE状态方程 | 第48-51页 |
2.4 BOLTZMANN作图法计算温度原理与方法 | 第51-53页 |
2.5.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第53-55页 |
2.5.1 数据处理过程 | 第53-54页 |
2.5.2 误差分析 | 第54-5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等离子体行为研究 | 第56-81页 |
3.1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等离子体动态行为及物理过程分析 | 第56-66页 |
3.1.1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等离子体动态行为特征 | 第57-59页 |
3.1.2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等离子体动态行为机理研究 | 第59-64页 |
3.1.3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特征粒子动态行为研究 | 第64-66页 |
3.2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等离子体光谱诊断 | 第66-71页 |
3.2.1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等离子体的特征谱线空间分布 | 第68-69页 |
3.2.2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与GMAW-P焊接温度和电子密度分布 | 第69-71页 |
3.3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峰值状态激光能量传输研究 | 第71-76页 |
3.4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过程电信号特征研究 | 第76-7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四章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熔滴过渡行为及控制研究 | 第81-110页 |
4.1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熔滴过渡行为研究 | 第81-91页 |
4.1.1 80%Ar+20% CO_2气体保护下的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熔滴过渡行为 | 第81-86页 |
4.1.2 50%Ar+50%He气体保护下的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的熔滴行为 | 第86-91页 |
4.2 熔滴受力分析与建模 | 第91-106页 |
4.2.1 熔滴过渡的控制分析 | 第91-93页 |
4.2.2 熔滴受热与熔化分析 | 第93-94页 |
4.2.3 熔滴受力分析 | 第94-98页 |
4.2.4 熔滴过渡模型分析 | 第98-101页 |
4.2.5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熔滴过渡优化 | 第101-106页 |
4.3 直流GMAW+ CO_2激光复合焊接熔滴过渡及等离子体行为 | 第106-10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CO_2激光+脉冲GMAW复合焊接等离子体行为及熔滴过渡的工艺参数影响规律 | 第110-145页 |
5.1 热源引导方式对等离子体行为及熔滴过渡模式的影响规律 | 第110-120页 |
5.1.1 不同热源引导方式下的熔滴过渡行为 | 第111-113页 |
5.1.2 不同热源引导方式对等离子体形态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5.1.3 不同热源引导方式下的熔池流动行为 | 第115-118页 |
5.1.4 不同热源引导方式下的温度及电子密度分布 | 第118-120页 |
5.2 保护气体成分对等离子体行为及熔滴过渡模式的影响规律 | 第120-128页 |
5.2.1 保护气体成分对单一激光等离子体形态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5.2.2 保护气体成分对复合焊接等离子体形态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5.2.3 保护气体成分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5.2.4 保护气体成分对复合焊接电信号特征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5.2.5 保护气体成分对复合焊接等离子体能量分布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5.2.6 保护气体成分对焊缝形貌影响 | 第127-128页 |
5.3 热原间距及激光功率对等离子体行为和熔滴过渡的影响规律 | 第128-138页 |
5.3.1 热源间距对等离子体行为和熔滴过渡的影响规律 | 第129-134页 |
5.3.2 激光功率对等离子体行为和熔滴过渡的影响规律 | 第134-136页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36-138页 |
5.4 焊接速度对等离子体行为及熔滴过渡的影响规律 | 第138-143页 |
5.4.1 焊接速度对电信号特征的影响 | 第138-139页 |
5.4.2 焊接速度对等离子体行为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5.4.3 焊接速度对熔滴过渡的影响 | 第140-141页 |
5.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41-14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145-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