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7页 |
1.1 引言 | 第15-18页 |
1.2 HA涂层制备方法 | 第18-22页 |
1.2.1 HA涂层的高温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1.2.2 HA涂层的水溶液环境制备方法 | 第20-22页 |
1.3 国内外实验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3.1 HA晶体点缺陷实验研究 | 第22-24页 |
1.3.2 HA/Ti界面力学性能及生物活性试验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4 HA/Ti复合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5-31页 |
1.4.1 HA晶体结构理论计算研究 | 第25-26页 |
1.4.2 完整HA晶体表面理论计算 | 第26-27页 |
1.4.3 离子掺杂对HA晶体表面结构及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27-28页 |
1.4.4 HA相关界面的计算研究 | 第28-30页 |
1.4.5 Ti及Ti合金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30-31页 |
1.5 HA及 α–Ti晶体结构 | 第31-33页 |
1.5.1 HA晶体结构 | 第31-32页 |
1.5.2 α–Ti晶体结构 | 第32-33页 |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7页 |
1.6.1 选题意义 | 第33-34页 |
1.6.2 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1.6.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材料体系与研究方法 | 第37-58页 |
2.1 材料体系 | 第37-39页 |
2.1.1 HA和 α–Ti六方晶体结构 | 第37页 |
2.1.2 掺杂离子的选择依据 | 第37-39页 |
2.2 电子基态分析 | 第39-42页 |
2.2.1 态密度 | 第40页 |
2.2.2 界面差分电荷分布及PAC | 第40-41页 |
2.2.3 Bader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 第41-42页 |
2.3 普适结合能关系 | 第42-43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43-58页 |
2.4.1 体相建模方法 | 第43-44页 |
2.4.2 表面建模方法 | 第44-48页 |
2.4.3 HA/Ti界面建模方法 | 第48-50页 |
2.4.4 计算细节 | 第50-51页 |
2.4.5 空位形成能 | 第51-52页 |
2.4.6 水溶液环境离子掺杂缺陷形成能 | 第52-54页 |
2.4.7 表面能、结合能、界面能 | 第54-56页 |
2.4.8 弹性常数及弹性模量 | 第56-58页 |
第3章 水溶液合成HA体相及掺杂离子的影响 | 第58-90页 |
3.1 HA六方晶体结构计算 | 第58-59页 |
3.2 空位缺陷HA结构与性质 | 第59-66页 |
3.2.1 空位形成能和电子结构 | 第59-63页 |
3.2.2 弹性性质 | 第63-66页 |
3.3 水溶液离子掺杂的HA结构与性质 | 第66-88页 |
3.3.1 p H值及离子浓度对掺杂缺陷形成能的影响 | 第66-73页 |
3.3.2 掺杂浓度对HA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73-77页 |
3.3.3 缺陷体系的电子结构 | 第77-83页 |
3.3.4 离子掺杂对水溶液合成HA弹性性质的影响 | 第83-8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4章 水溶液环境合成HA的表面结构与稳定性 | 第90-134页 |
4.1 HA(0001)表面结构与性质 | 第90-100页 |
4.1.1 表面能 | 第90页 |
4.1.2 HA(0001)表面弛豫结构 | 第90-95页 |
4.1.3 HA(0001)电子结构 | 第95-100页 |
4.2 HA其他表面结构与性质 | 第100-104页 |
4.2.1 HA其他表面的表面能及弛豫结构 | 第100-102页 |
4.2.2 HA其他表面电子结构 | 第102-104页 |
4.3 水溶液合成的HA不同截止面的表面结构与稳定性 | 第104-133页 |
4.3.1 离子掺杂对HA表面能的影响 | 第104-110页 |
4.3.2 离子掺杂浓度及不同截止面对表面优化结构的影响 | 第110-125页 |
4.3.3 离子掺杂对HA表面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125-13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5章 羟基磷灰石/钛界面结合性及掺杂离子的影响 | 第134-174页 |
5.1 HA/Ti界面模型 | 第134-151页 |
5.1.1 UBER界面初始距离测试 | 第134-135页 |
5.1.2 界面间距完全弛豫优化 | 第135-140页 |
5.1.3 HA/Ti界面模型优化结构 | 第140-143页 |
5.1.4 HA/Ti界面结合能 | 第143-146页 |
5.1.5 HA/Ti界面能 | 第146页 |
5.1.6 HA/Ti界面电子结构 | 第146-151页 |
5.2 改善HA生物活性离子掺杂对HA/Ti界面的影响 | 第151-164页 |
5.2.1 UBER界面间距测试 | 第151-153页 |
5.2.2 掺杂离子对HA/Ti界面结合能的影响 | 第153-157页 |
5.2.3 改善HA生物活性离子掺杂的HA/Ti界面弛豫结构 | 第157-159页 |
5.2.4 改善HA生物活性的离子掺杂的HA/Ti界面电子结构 | 第159-164页 |
5.3 抗菌离子Ag~+掺杂对HA/Ti界面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 第164-168页 |
5.3.1 Ag~+掺杂HA/Ti界面结合能及界面能 | 第164-166页 |
5.3.2 Ag-HA/Ti界面优化结构 | 第166页 |
5.3.3 (Ag~+ + H~+)掺杂的HA/Ti界面电子结构 | 第166-168页 |
5.4 水溶液内固有离子H替代HA/Ti界面 | 第168-173页 |
5.4.1 H~+离子替代HA/Ti界面结合能及界面能 | 第168-169页 |
5.4.2 H~+替代HA/Ti界面电子结构 | 第169页 |
5.4.3 离子掺杂的HA/Ti界面PAC分布 | 第169-1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73-174页 |
结论 | 第174-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9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90-192页 |
致谢 | 第192-193页 |
个人简历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