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户籍管理论文

苏州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1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一)关于国外流动人口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二)关于国内流动人口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8-21页
        (一)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9-21页
第一章 流动人口管理的理论分析第21-32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9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4页
        (二)流动人口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9页
    二、社区警务与流动人口管理的关系第29-32页
        (一)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管理的天然职能部门第29-30页
        (二)流动人口管理促使社区警务的发展第30-32页
第二章 苏州市社区警务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分析第32-47页
    一、2011年-2016年苏州市流动人口概况第32-37页
        (一)流动人口增长总概况第32-33页
        (二)流动人口增长情况第33-34页
        (三)流动人口就业情况第34-35页
        (四)流动人口文化层次情况第35-36页
        (五)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情况第36-37页
    二、流动人口为苏州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引发的问题第37-38页
        (一)流动人口的有序引导问题第37页
        (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第37页
        (三)法律支撑保障问题第37-38页
        (四)流动频率大,对城市认同感低问题第38页
    三、苏州市在社区警务方面对流动人口管理的举措第38-47页
        (一)纳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做实服务管理工作第38-39页
        (二)强化系统建设升级,大力推进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第39-41页
        (三)“四化”并进,破解各类管理难题第41-42页
        (四)大力挖掘社会资源,提升服务质态第42-44页
        (五)实施融合工程,激发“新市民”认同感第44-45页
        (六)以创意警务为引领,不断丰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内涵第45-47页
第三章 苏州市社区警务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7-54页
    一、存在问题第47-51页
        (一)流动人口的动态信息不掌握第47-48页
        (二)社区警务管理存在盲区第48-50页
        (三)社区治安防范力量薄弱第50-51页
    二、导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第51-54页
        (一)理念上落后,导致服务管理滞后第51页
        (二)制度上缺失,导致服务管理实际操作受制第51-52页
        (三)基础工作薄弱,导致服务管理缺失第52页
        (四)协作脱节,导致服务管理受限第52-54页
第四章 完善苏州市社区警务流动人口管理对策第54-61页
    一、重视并加强对流动人口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提高决策科学性第54-55页
        (一)建设流动人口预测系统第54页
        (二)开展城市人口容量研究第54页
        (三)对流动人口进行宏观调控第54-55页
    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效能第55-56页
        (一)设立流动人口专职管理机构第55页
        (二)健全流动人口基层管理网络体系第55页
        (三)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加强信息采集第55-56页
    三、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和就业促进制度,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第56-57页
        (一)健全和完善就业促进制度第56页
        (二)健全和完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加大对流动人口法制宣传第56页
        (三)健全和完善职业培训制度第56-57页
    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57-61页
        (一)运用改革思维,推动治安防控现代化第57页
        (二)运用趋势思维,推动日常社区勤务集成化第57-58页
        (三)运用科技思维,推动警务实战智慧化第58页
        (四)运用底线思维,推动风险评估常态化第58-59页
        (五)运用工匠思维,推动警务运作极致化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警民关系视角下鞍山市经济开发区的社区警务建设研究
下一篇:1900年沙俄侵占东北时期中俄军队武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