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铁氧体/半导体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应用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44页
    1.1 磁性纳米颗粒概述第17-18页
    1.2 磁性铁氧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第18-24页
        1.2.1 共沉淀法(Co-precipitation)第18-19页
        1.2.2 热分解法(Thermal decomposition)第19-21页
        1.2.3 微乳液法(Microemulsion)第21页
        1.2.4 水热法及溶剂热法(Hydrothermal and solvothermal)第21-23页
        1.2.5 超声化学法(Sonochemical synthesis)第23-24页
    1.3 磁性铁氧纳米颗粒的有机材料表面功能化及应用第24-33页
        1.3.1 小分子和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第25-29页
        1.3.2 聚合物(Polymers)第29-31页
        1.3.3 生物分子(Biological molecules)第31-33页
    1.4 磁性铁氧纳米颗粒的无机材料表面功能化及应用第33-41页
        1.4.1 二氧化硅(Silica)第34-36页
        1.4.2 金属(Metal)或非金属(Nonmetal)单质第36-39页
        1.4.3 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Metal oxides/sulfides)第39-41页
    1.5 展望及本论文研究思路第41-44页
第二章 磁性铁氧纳米颗粒的形貌可控合成及表征第44-79页
    2.1 引言第44页
    2.2 空心铁氧纳米笼的一锅法合成及表征第44-50页
        2.2.1 概述第44-46页
        2.2.2 实验第46-47页
            2.2.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46页
            2.2.2.2 空心磁性Fe3_O4纳米笼的制备第46页
            2.2.2.3 空心磁性γ-Fe_2O_3纳米笼的制备第46页
            2.2.2.4 表征方法第46-47页
        2.2.3 结果与讨论第47-50页
    2.3 铁氧纳米短管的合成,表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第50-71页
        2.3.1 概述第50-51页
        2.3.2 实验第51-54页
            2.3.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51页
            2.3.2.2 α-Fe_2O_3纳米短管的合成第51-52页
            2.3.2.3 纳米短管形成机制实验第52页
            2.3.2.4 γ-Fe_2O_3和Fe_3O_4纳米短管的制备第52页
            2.3.2.5. 表征方法第52-54页
        2.3.3、结果与讨论第54-71页
            2.3.3.1 α-Fe_2O_3纳米短管第54-55页
            2.3.3.2 形态进展及生长机制研究第55-64页
                2.3.3.2.1 铁离子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第56-59页
                2.3.3.2.2 磷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影响第59-61页
                2.3.3.2.3 生长机制第61-64页
            2.3.3.3. γ-Fe_2O_3和Fe_3O_4纳米短管第64-65页
            2.3.3.4. 铁氧纳米短管的红外和比表面特征第65-67页
            2.3.3.5. 铁氧纳米短管的磁学性质第67-71页
    2.4 超细空心磁性铁氧纳米颗粒的模板法制备与表征第71-77页
        2.4.1 概述第71-72页
        2.4.2 实验第72-74页
            2.4.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72-73页
            2.4.2.2 空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第73页
            2.4.2.3 空心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第73页
            2.4.2.4 磁性空心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第73页
            2.4.2.5 表征方法第73-74页
        2.4.3 结果与讨论第74-77页
    2.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三章 TiO_2亚微球及铁氧体/TiO_2复合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与应用研究第79-100页
    3.1 引言第79-80页
    3.2 二氧化钛亚微球的合成及表征第80-88页
        3.2.1 概述第80-82页
        3.2.2 实验第82页
            3.2.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82页
            3.2.2.2 TiO_2微球的制备第82页
            3.2.2.3 光催化测试第82页
            3.2.2.4 表征方法第82页
        3.2.3 结果与讨论第82-88页
            3.2.3.1 形态与结构第82-86页
            3.2.3.2. 光催化性质第86-87页
            3.2.3.3. 形成机制第87-88页
    3.3 二氧化钛功能化磁性铁氧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第88-98页
        3.3.1 概述第88-89页
        3.3.2 实验第89-91页
            3.3.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89页
            3.3.2.2 合成铁氧体纳米颗粒种子第89-90页
            3.3.2.3 合成氨基功能化的铁氧纳米颗粒第90页
            3.3.2.4 合成Iron Oxide/TiO_2复合纳米颗粒第90页
            3.3.2.5 光催化测试第90-91页
            3.3.2.6 表征方法第91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91-98页
            3.3.3.1 被提议的形成机制及形貌第91-92页
            3.3.3.2 结构和成分分析第92-95页
            3.3.3.3 磁学及磁分离响应性第95-97页
            3.3.3.4 光学及光催化性质第97-98页
    3.4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四章 空心SnO_2及铁氧体/SnO_2磁性核壳异性结构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第100-139页
    4.1 引言第100-101页
    4.2 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表征第101-120页
        4.2.1 概述第101-102页
        4.2.2 实验第102-104页
            4.2.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102页
            4.2.2.2 SnO_2纳米材料的制备第102-103页
            4.2.2.3 光催化测试第103页
            4.2.2.4 表征方法第103-104页
        4.2.3 结果与讨论第104-120页
            4.2.3.1 形态与结构第104-106页
            4.2.3.2 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第106-115页
                4.2.3.2.1 反应时间第107-109页
                4.2.3.2.2 锡前驱物与尿素的质量比第109-110页
                4.2.3.2.3 反应温度第110-112页
                4.2.3.2.4 反应溶剂第112-113页
                4.2.3.2.5 形成机制第113-115页
            4.2.3.3 光学性质第115-119页
            4.2.3.4 光催化性质第119-120页
    4.3 氧化锡功能化磁性铁氧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第120-138页
        4.3.1 概述第120-121页
        4.3.2 实验第121-123页
            4.3.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121页
            4.3.2.2 α-Fe_2O_3@SnO_2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第121-122页
            4.3.2.3 Fe_3O_4@SnO_2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第122页
            4.3.2.4 光催化测试第122页
            4.3.2.5 表征方法第122-123页
        4.3.3 结果与讨论第123-138页
            4.3.3.1 形貌、结构和生长机制第123-134页
            4.3.3.2 磁学性质第134-136页
            4.3.3.3 光学和光催化性质第136-138页
    4.4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五章 串状ZnO和铁氧体/ZnO磁性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第139-163页
    5.1 引言第139-140页
    5.2 串状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光学性能第140-152页
        5.2.1 概述第140-142页
        5.2.2 实验第142-143页
            5.2.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142页
            5.2.2.2 ZnO纳米颗粒的制备第142页
            5.2.2.3 表征方法第142页
            5.2.2.4 光催化测试第142-143页
        5.2.3 结果与讨论第143-151页
            5.2.3.1 形态与结构第143-148页
            5.2.3.2 光学性质第148-150页
            5.2.3.3 形成机制第150-151页
        5.2.4 光催化性质第151-152页
    5.3 氧化锌功能化磁性铁氧复合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第152-162页
        5.3.1 概述第152-153页
        5.3.2 实验第153-154页
            5.3.2.1 实验用品及试剂第153页
            5.3.2.2 合成α-Fe_2O_3/ZnO复合纳米颗粒第153页
            5.3.2.3 光催化测试第153页
            5.3.2.4 表征方法第153-154页
        5.3.3 结果与讨论第154-162页
            5.3.3.1 形貌和结构第154-159页
            5.3.3.2 磁学性质第159-160页
            5.3.3.3 光学和光催化性质第160-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162-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63-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206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206-208页
致谢第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中有机污染物在环糊精超分子体系中光降解机制
下一篇:典型矿物材料对固井水泥性能影响的机理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