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1.2.1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5-16页 |
1.2.2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政府资产负债表要素界定及核算理论 | 第20-24页 |
2.1 政府资产负债表要素界定 | 第20-21页 |
2.1.1 资产 | 第20页 |
2.1.2 负债 | 第20页 |
2.1.3 所有者权益 | 第20-21页 |
2.1.4 收入 | 第21页 |
2.1.5 费用 | 第21页 |
2.2 两种核算基础及其比较 | 第21-24页 |
2.2.1 收付实现制 | 第21页 |
2.2.2 权责发生制 | 第21页 |
2.2.3 两种核算基础的比较 | 第21-24页 |
3、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4-34页 |
3.1 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现状 | 第24-30页 |
3.1.1 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在我国的实行状况 | 第24-25页 |
3.1.2 地方政府资产负债编制试点的典型范例 | 第25-26页 |
3.1.3 海南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负债表试编经验及其启示 | 第26页 |
3.1.4 国外政府资产负债表确认基础及其改革推进方式 | 第26-30页 |
3.2 目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2.1 不能真实反映政府资产状况 | 第30页 |
3.2.2 不能准确披露政府负债 | 第30-31页 |
3.2.3 不能为公众提供公允信息 | 第31-32页 |
3.2.4 不能为政府提供准确的宏观决策依据 | 第32页 |
3.3 目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 | 第32-34页 |
3.3.1 历史条件的限制 | 第32页 |
3.3.2 经济背景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技术缺失 | 第33-34页 |
4、A县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案例分析 | 第34-50页 |
4.1 调研A县目前使用的资产负债表的情况及问题 | 第34-36页 |
4.2 A县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会计核算实践 | 第36-45页 |
4.2.1 权责发生制科目的调整引入 | 第36-39页 |
4.2.2 权责发生制下主要科目研究 | 第39-45页 |
4.3 A县政府两种会计核算体系下的差异分析 | 第45-46页 |
4.4 按权责发生制编制新的资产负债表 | 第46-50页 |
5、有效推进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建议 | 第50-53页 |
5.1 完善会计制度和准则,全面实行新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 第50页 |
5.2 采用渐进的方式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资产负债表 | 第50-51页 |
5.3 探索设立国家会计总局,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专业会计机构 | 第51-52页 |
5.4 加强对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监督 | 第52-53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