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盲复原的图像质量提升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1 图像非盲复原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图像盲复原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运动模糊复原基础理论 | 第23-35页 |
2.1 图像复原基本知识 | 第23-25页 |
2.1.1 图像退化模型 | 第23页 |
2.1.2 图像复原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2.1.3 图像复原问题的不适定性 | 第24-25页 |
2.2 图像复原算法模型 | 第25-29页 |
2.2.1 图像盲复原算法模型 | 第26页 |
2.2.2 图像非盲复原算法模型 | 第26-29页 |
2.3 图像复原先验知识介绍 | 第29-31页 |
2.3.1 图像先验知识介绍 | 第29-30页 |
2.3.2 PSF先验知识介绍 | 第30-31页 |
2.4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31-34页 |
2.4.1 全参考质量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2.4.2 无参考质量评价指标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全局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 第35-45页 |
3.1 算法的整体设计及实现 | 第35-37页 |
3.1.1 基于边缘预测的复原算流程 | 第35页 |
3.1.2 图像金字塔模型 | 第35-37页 |
3.2 PSF估计算法 | 第37-42页 |
3.2.1 图像预处理 | 第37-39页 |
3.2.2 模糊核估计 | 第39-41页 |
3.2.3 模糊核修正 | 第41页 |
3.2.4 清晰图像估计 | 第41-42页 |
3.3 图像非盲复原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局部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研究 | 第45-59页 |
4.1 局部运动模糊模型 | 第45-46页 |
4.2 模糊区域的检测标识 | 第46-51页 |
4.2.1 奇异值特征 | 第46-48页 |
4.2.2 模糊区域特征检测方法 | 第48-51页 |
4.3 模糊区域分割 | 第51-53页 |
4.3.1 谱抠图算法 | 第51-52页 |
4.3.2 算法描述及分割结果 | 第52-53页 |
4.4 模糊复原及图像合成 | 第53-54页 |
4.5 算法整体流程 | 第54-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5.1 全局运动模糊算法分析 | 第59-64页 |
5.1.1 改进效果对比 | 第59-61页 |
5.1.2 与其他算法的性能对比分析 | 第61-64页 |
5.2 局部运动模糊复原算法分析 | 第64-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