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5083管材颗粒介质胀形工艺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管材内高压成形工艺分类 | 第13-17页 |
1.2.1 管材液压胀形工艺 | 第13-15页 |
1.2.2 管材气胀成形工艺 | 第15-16页 |
1.2.3 管材电磁成形工艺 | 第16-17页 |
1.2.4 管材弹性介质成形工艺 | 第17页 |
1.3 管材内高压成形工艺研究方法和对象 | 第17-24页 |
1.3.1 内高压胀形工艺的加热方式研究 | 第17-19页 |
1.3.2 内高压胀形工艺的起皱失稳研究 | 第19-20页 |
1.3.3 内高压胀形工艺的加载路径研究 | 第20-21页 |
1.3.4 焊接管和复合管的内高压胀形工艺研究 | 第21-22页 |
1.3.5 多截面管的内高压胀形工艺研究 | 第22-24页 |
1.4 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1.5 课题来源 | 第28-29页 |
1.6 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6.1 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9-30页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2章 AA5083铝合金管材材料性能研究 | 第31-59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铝合金板材热单向拉伸实验 | 第31-40页 |
2.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31-33页 |
2.2.2 AA5083板材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 第33-37页 |
2.2.3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强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2.2.4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材料延伸率的影响 | 第38页 |
2.2.5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硬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2.3 AA5083本构方程 | 第40-44页 |
2.4 铝合金管材理论成形极限图 | 第44-50页 |
2.5 铝合金断口形貌和晶相组织分析 | 第50-53页 |
2.6 管材焊缝质量评价 | 第53-57页 |
2.6.1 实验材料 | 第53-55页 |
2.6.2 环向拉伸试验 | 第55页 |
2.6.3 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 | 第55-5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3章 颗粒介质热态传压性能试验研究 | 第59-89页 |
3.1 引言 | 第59页 |
3.2 热态NMG介质侧压应力系数试验 | 第59-61页 |
3.3 热态NMG介质摩擦系数测试 | 第61-63页 |
3.4 热态NMG介质传压性能分析 | 第63-85页 |
3.4.1 主应力法 | 第64-77页 |
3.4.2 颗粒介质热态传压性能实验 | 第77-83页 |
3.4.3 不同压头形式对径向应力影响 | 第83-85页 |
3.5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85-8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4章 管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变形力学分析 | 第89-114页 |
4.1 引言 | 第89页 |
4.2 自由胀形工艺理论分析 | 第89-103页 |
4.2.1 基本假设 | 第89-90页 |
4.2.2 几何关系 | 第90-91页 |
4.2.3 自由胀形区顶点力学分析 | 第91-98页 |
4.2.4 胀形区任意点力学分析 | 第98-102页 |
4.2.5 THF和HGMF工艺管件成形极限分析 | 第102-103页 |
4.3 六边形角部贴模工艺理论分析 | 第103-112页 |
4.3.1 基本假设 | 第104-105页 |
4.3.2 六边形圆角区应力应变分析 | 第105-107页 |
4.3.3 六边形直壁段应力应变分析 | 第107-11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5章 铝合金管件HGMF工艺仿真与试验研究 | 第114-137页 |
5.1 引言 | 第114页 |
5.2 铝合金管件HGMF工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114-116页 |
5.3 铝合金管材HGMF工艺仿真分析 | 第116-126页 |
5.3.1 管端自由缩料仿真分析 | 第116-119页 |
5.3.2 管端主动进给仿真分析 | 第119-126页 |
5.4 铝合金管材HGMF工艺试验研究 | 第126-135页 |
5.4.1 试验装置 | 第126-127页 |
5.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27-13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结论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