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1-16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1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11-12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1 分组 | 第12页 |
1.4.2 手术方法 | 第12-13页 |
1.4.3 术后处理 | 第13-14页 |
1.5 观察指标 | 第14-15页 |
1.5.1 疼痛评分 | 第14页 |
1.5.2 关节及功能评分 | 第14-15页 |
1.5.3 膝关节内侧间隙及股胫角 | 第15页 |
1.6 数据统计处理 | 第15-16页 |
2 结果 | 第16-22页 |
2.1 一般资料纳入结果 | 第16-17页 |
2.2 股胫角及关节内侧间隙改变结果 | 第17-18页 |
2.3 两组术前术后 VAS、KSS、HSS 评分结果 | 第18-20页 |
2.4 典型病例 | 第20-22页 |
3 讨论 | 第22-39页 |
3.1 现代医学对KOA的认识 | 第22-26页 |
3.1.1 发病情况和病因机制认识 | 第22-23页 |
3.1.2 KOA的解剖学与生物力学认识 | 第23页 |
3.1.3 关于影像学诊断要点 | 第23-24页 |
3.1.4 内侧间室型KOA的手术保膝治疗 | 第24-26页 |
3.2 祖国医学对KOA的认识 | 第26-31页 |
3.2.1 病因病机认识 | 第26-28页 |
3.2.2 中医辩证分型 | 第28-29页 |
3.2.3 中医对KOA的治疗 | 第29-31页 |
3.3 腓骨截骨术的应用机制分析 | 第31-32页 |
3.4 腓骨截骨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第32-33页 |
3.5 手术操作及并发症 | 第33-35页 |
3.6 手术疗效评价 | 第35-39页 |
3.6.1 疼痛评价 | 第35-36页 |
3.6.2 关节和功能评价 | 第36-38页 |
3.6.3 下肢力线矫正评价 | 第38-39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49-50页 |
综述 | 第5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