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的思路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10页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和地方文化分析 | 第11-23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2.1.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2.2 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特点与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2.2.1 旅游商品包装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2 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 | 第18-19页 |
2.2.3 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19页 |
2.3 赣南地区文化分析 | 第19-23页 |
2.3.1 都府文化 | 第20页 |
2.3.2 红色文化 | 第20-21页 |
2.3.3 围屋文化 | 第21-22页 |
2.3.4 农耕文化 | 第22页 |
2.3.5 生态文化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赣南旅游商品包装设计情况调查分析 | 第23-28页 |
3.1 赣南景区的空间分布 | 第23-24页 |
3.2 赣南景区旅游商品的类型及包装设计情况调查 | 第24-26页 |
3.2.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24-25页 |
3.2.2 赣南景区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特点调查分析 | 第25-26页 |
3.3 赣南景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剖析 | 第26-28页 |
第四章 赣南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特点与发展建议 | 第28-43页 |
4.1 基于都府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特点 | 第28-30页 |
4.1.1 都府文化传统工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 | 第28-29页 |
4.1.2 都府文化传统美食旅游商品包装设计 | 第29-30页 |
4.2 基于红色文化景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特点 | 第30-31页 |
4.2.1 红色文化旅游商品的包装图案设计 | 第30-31页 |
4.2.2 红色文化旅游商品的包装造型设计 | 第31页 |
4.3 基于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特点 | 第31-34页 |
4.3.1 围屋文化旅游商品土特产包装设计的文字和图案元素 | 第31-33页 |
4.3.2 围屋文化旅游商品土特产包装设计的色彩要素和材料要素 | 第33页 |
4.3.3 围屋文化在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第33-34页 |
4.4 基于农耕和宗教文化景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特点 | 第34-37页 |
4.4.1 以宗教祭祀文化为元素的旅游包装设计 | 第34-35页 |
4.4.2 以农耕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包装设计 | 第35-36页 |
4.4.3 以农耕节庆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包装设计 | 第36页 |
4.4.4 农耕酒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 | 第36-37页 |
4.5 基于生态文化景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特点 | 第37-39页 |
4.5.1 生态文化旅游商品自然与环保的包装设计 | 第37-38页 |
4.5.2 生态文化旅游商品图案和色彩的包装设计 | 第38-39页 |
4.6 发展建议 | 第39-43页 |
4.6.1 基于都府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建议 | 第41页 |
4.6.2 基于红色文化景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建议 | 第41页 |
4.6.3 基于围屋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建议 | 第41-42页 |
4.6.4 基于农耕文化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建议 | 第42页 |
4.6.5 基于生态文化景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建议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旅游商品包装设计问卷调查 | 第52-5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