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情感性精神病论文

文拉法辛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3-16页
    1.1 研究对象第13页
    1.2 研究分组第13页
    1.3 入选标准第13页
    1.4 排除标准第13页
    1.5 治疗方法第13-14页
    1.6 疗效评价标准第14页
    1.7 观察指标第14-15页
    1.8 统计学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结果第16-24页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第16页
    2.2 两组HAMD-17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基线期比较第16-17页
    2.3 两组HAMD-17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基线期与8周末比较第17-18页
    2.4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第18页
    2.5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基线期比较第18页
    2.6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基线期与8周末比较第18-19页
    2.7 两组患者SF-36 调查量表评分基线期比较第19-20页
    2.8 两组患者SF-36 调查量表评分基线期与8周末比较第20-21页
    2.9 两组患者血浆DA、HCY、5-HT水平基线期比较第21页
    2.10 两组患者血浆DA、HCY、5-HT水平基线期与8周末比较第21-22页
    2.11 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基线期比较第22页
    2.12 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基线期与8周末比较第22-23页
    2.13 脱落情况及TESS评定结果第23-24页
第三章 讨论第24-28页
    3.1 文拉法辛用于癫痫性抑郁障碍第24-25页
    3.2 DA与癫痫性抑郁障碍第25页
    3.3 HCY与癫痫性抑郁障碍第25-26页
    3.4 5-HT与癫痫性抑郁障碍第26页
    3.5 细胞因子与癫痫性抑郁障碍第26-27页
    3.6 不足与展望第27-28页
第四章 结论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4页
综述 癫痫性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第34-40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中英文缩写全称对照表第40-4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1-42页
附录第42-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表达下调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食管鳞癌三维放疗的预后因素及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