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基于熵值法的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相关概念释义第9-12页
        1.2.1 人居环境第9-10页
        1.2.2 城市人居环境第10-11页
        1.2.3 城市病第11页
        1.2.4 宜居城市第11-12页
    1.3 研究进展第12-15页
        1.3.1 国外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第12-14页
        1.3.2 国内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第14-15页
    1.4 理论基础第15-17页
        1.4.1 人地关系理论第15页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16页
        1.4.3 城市规划学与建筑学理论第16页
        1.4.4 以人为本的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第16-17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22页
    2.1 研究意义与目标第17-18页
        2.1.1 研究意义第17-18页
        2.1.2 研究目标第18页
    2.2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第18-20页
        2.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2.2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9-20页
    2.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0-21页
        2.3.1 研究方法第20页
        2.3.2 研究思路第20-21页
    2.4 资料数据说明第21页
    2.5 选取四个时间断面数据的说明第21-22页
3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第22-25页
    3.1 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概念与意义第22页
        3.1.1 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第22页
        3.1.2 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第22页
    3.2 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2-23页
        3.2.1 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原则第22页
        3.2.2 层次性原则第22页
        3.2.3 科学性原则第22-23页
        3.2.4 地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第23页
        3.2.5 可操作原则第23页
        3.2.6 相对独立性原则第23页
        3.2.7 可比性原则第23页
        3.2.8 以人为本原则第23页
    3.3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第23-25页
4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综合测度与分析第25-42页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5页
        4.1.1 数据来源第25页
        4.1.2 数据预处理第25页
    4.2 评价方法第25-26页
    4.3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时空演变分析第26-39页
        4.3.1 2000 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分析第27-31页
        4.3.2 2005 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分析第31-32页
        4.3.3 2010 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分析第32-36页
        4.3.4 2014 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分析第36-38页
        4.3.5 2000-2014 年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演变分析第38-39页
    4.4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第39-42页
5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42-45页
    5.1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5.1.1 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发展不均衡,地区“贫”“富”差距较大且固化严重第42页
        5.1.2 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整体不高第42页
        5.1.3 多数城市人居环境水平改善成效不明显第42页
        5.1.4 一些工业城市污染严重,环境胁迫程度较高第42-43页
        5.1.5 一些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缺乏物质保障第43页
    5.2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43-45页
        5.2.1 加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顶层设计第43页
        5.2.2 遵循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第43页
        5.2.3 提高经济实力,促进城市人居环境整体水平的提高第43-44页
        5.2.4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科学进行城市规划第44页
        5.2.5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第44-45页
6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6.1 结论第45页
    6.2 讨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A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测度指标原始数值第50-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砂土地基索联板球基础抗拔数值模拟分析
下一篇:美国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管理研究--以海峡群岛国家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