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5页 |
1.1 乳腺癌分子标志物及其分子分型 | 第14-19页 |
1.1.1 雌激素受体(ER) | 第15-16页 |
1.1.2 孕激素受体(PR) | 第16页 |
1.1.3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 第16-17页 |
1.1.4 Ki-67 | 第17-18页 |
1.1.5 其他分子标志物 | 第18-19页 |
1.2 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 第19-27页 |
1.2.1 常规SELEX技术 | 第20-21页 |
1.2.2 纯化靶标的SELEX技术 | 第21-22页 |
1.2.3 Cell-SELEX技术 | 第22-24页 |
1.2.4 体内SELEX技术 | 第24-25页 |
1.2.5 高效的SELEX技术 | 第25-27页 |
1.3 核酸适配体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第27-32页 |
1.3.1 核酸适配体在乳腺癌分子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1.3.2 核酸适配体在乳腺癌细胞和组织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1.3.3 核酸适配体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5页 |
第二章 人乳腺癌细胞SK-BR-3特异性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 第45-63页 |
2.1 引言 | 第45页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5-52页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6-48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48-52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2.3.1 PCR扩增模板量优化 | 第52-53页 |
2.3.2 PCR扩增退火温度优化 | 第53页 |
2.3.3 PCR扩增循环数优化 | 第53-54页 |
2.3.4 每一轮筛选电泳结果 | 第54页 |
2.3.5 筛选过程中筛选压力结果 | 第54-55页 |
2.3.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 第55-56页 |
2.3.7 测序与序列分析 | 第56-57页 |
2.3.8 二级结构模拟 | 第57-5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第三章 核酸适配体的性质考察及其序列优化 | 第63-79页 |
3.1 引言 | 第63页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3-69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3-66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66-69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3.3.1 核酸适配体特异性检测结果 | 第69-70页 |
3.3.2 细胞荧光成像结果 | 第70页 |
3.3.3 核酸适配体亲和力测定结果 | 第70-71页 |
3.3.4 核酸适配体序列优化结果 | 第71-72页 |
3.3.5 优化后核酸适配体二级结构分析 | 第72-73页 |
3.3.6 优化后核酸适配体特异性分析 | 第73页 |
3.3.7 优化后核酸适配体亲和力测定 | 第73-74页 |
3.3.8 温度对优化后核酸适配体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74-75页 |
3.3.9 酶消化对优化后核酸适配体结合能力的影响 | 第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第四章 核酸适配体在人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 | 第79-91页 |
4.1 引言 | 第79-80页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80-83页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80-81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81-83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3-88页 |
4.3.1 细胞水平分子分型 | 第83-84页 |
4.3.2 组织水平分子分型 | 第84-86页 |
4.3.3 动物活体成像 | 第86-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5页 |
5.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91-92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92-95页 |
附录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