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8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1.5 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 2 茶馆概述 | 第10-11页 |
| 2.1 茶馆的概念 | 第10页 |
| 2.2 茶馆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1页 |
| 3 茶馆设计 | 第11-19页 |
| 3.1 茶馆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 第11-15页 |
| 3.1.1 茶馆的区位选择与类型 | 第11-13页 |
| 3.1.2 茶馆的布局 | 第13-15页 |
| 3.2 茶馆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 3.2.1 区域文化 | 第15页 |
| 3.2.2 经济环境 | 第15页 |
| 3.2.3 人文环境 | 第15-16页 |
| 3.3 茶馆的空间设计 | 第16-19页 |
| 3.3.1 售卖空间分析 | 第16页 |
| 3.3.2 茶室空间分析 | 第16页 |
| 3.3.3 展览空间分析 | 第16页 |
| 3.3.4 赏艺空间分析 | 第16-17页 |
| 3.3.5 体验空间分析 | 第17页 |
| 3.3.6 工作、服务空间分析 | 第17页 |
| 3.3.7 开放空间分析 | 第17-18页 |
| 3.3.8 私密与半私密空间分析 | 第18页 |
| 3.3.9 灰空间分析 | 第18-19页 |
| 4 茶馆功能 | 第19-21页 |
| 4.1 社会功能 | 第19页 |
| 4.2 休闲功能 | 第19页 |
| 4.3 文化功能 | 第19-20页 |
| 4.4 餐饮功能 | 第20页 |
| 4.5 美学功能 | 第20-21页 |
| 5 郑汴两地的茶馆实例分析 | 第21-46页 |
| 5.1 郑州地区茶馆实例分析 | 第21-32页 |
| 5.1.1“瓦文化与茶馆碰撞,以民俗文化为主线代表性茶馆”—瓦库5号店 | 第22-25页 |
| 5.1.2“体验式茶空间,探索现代茶室空间为主线茶馆”—润居茶水间 | 第25-28页 |
| 5.1.3“一站式茶馆,以售茶为主的综合型茶馆”—文新茶馆经四路店 | 第28-32页 |
| 5.2 开封地区茶馆实例分析 | 第32-42页 |
| 5.2.1“百年王大昌品牌茶,以品牌文化为主线茶馆”—王大昌茶庄 | 第33-36页 |
| 5.2.2“茶综合会所,综合性茶馆”—百草茶苑 | 第36-39页 |
| 5.2.3“曲艺相声表演舞台,以戏曲演艺舞台为主线茶馆”—茗乐茶馆 | 第39-42页 |
| 5.3 郑汴两地茶馆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 5.4 郑汴两地茶馆设计不足与建议 | 第43-44页 |
| 5.4.1 郑汴两地茶馆设计的不足 | 第43-44页 |
| 5.4.2 郑汴两地茶馆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 第44页 |
| 5.5 总结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