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KM加密算法的WiMAX安全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WIMAX 系统描述 | 第14-27页 |
2.1 WIMAX 背景 | 第14-17页 |
2.2 WIMAX 的PHY 层 | 第17-19页 |
2.3 WIMAX 的MAC 层 | 第19-26页 |
2.3.1 MAC 汇聚子层的结构与传输 | 第20-21页 |
2.3.2 MAC 通用部分子层的结构与传输 | 第21-24页 |
2.3.3 MAC 安全子层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入网机制描述 | 第27-35页 |
3.1 下行信道扫描与同步 | 第28页 |
3.2 获取上行参数 | 第28-29页 |
3.3 测距 | 第29-31页 |
3.4 协商基本能力 | 第31-32页 |
3.5 注册和建立IP 连接 | 第32-33页 |
3.6 建立服务流 | 第33-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安全密钥机制分析 | 第35-50页 |
4.1 PKM 协议 | 第36-37页 |
4.2 安全关联 | 第37-39页 |
4.3 加密算法 | 第39-40页 |
4.4 安全子层 | 第40页 |
4.5 安全机制工作流程 | 第40-42页 |
4.6 授权密钥AK | 第42-47页 |
4.6.1 AK 生命期 | 第45-46页 |
4.6.2 AK 转换期 | 第46页 |
4.6.3 AK 的使用和管理 | 第46-47页 |
4.7 业务加密密钥TEK | 第47-49页 |
4.7.1 TEK 生命期 | 第48-49页 |
4.7.2 TEK 的使用和管理 | 第4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安全密钥体制的优化 | 第50-65页 |
5.1 漏洞分析 | 第50-52页 |
5.1.1 仅支持BS 对MSS 的单向认证 | 第50页 |
5.1.2 消息缺乏防重放攻击保护措施 | 第50-51页 |
5.1.3 授权消息缺乏认证措施 | 第51-52页 |
5.2 攻击举例 | 第52-53页 |
5.3 漏洞弥补方案 | 第53-58页 |
5.3.1 方案流程 | 第53-56页 |
5.3.2 方案实现 | 第56-58页 |
5.4 实验验证 | 第58-63页 |
5.4.1 BS 端安全模块 | 第59-60页 |
5.4.2 SS 端安全模块 | 第60-61页 |
5.4.3 AAA 服务器 | 第61-62页 |
5.4.4 CA 认证中心 | 第62页 |
5.4.5 关键数据结构 | 第62-63页 |
5.4.6 与 MAC 模块的接口 | 第63页 |
5.4.7 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通信 | 第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