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1.1 人脸检测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1.2 人脸检测嵌入式硬件实现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1.3 常见硬件加速结构 | 第17-18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本课题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2 人脸检测技术及ADABOOST 算法基本原理 | 第20-31页 |
2.1 人脸检测方法分类 | 第20-22页 |
2.1.1 基于知识的方法 | 第20-21页 |
2.1.2 特征不变量方法 | 第21页 |
2.1.3 模板匹配的方法 | 第21页 |
2.1.4 基于表象的方法 | 第21-22页 |
2.2 人脸检测经典方法 | 第22-23页 |
2.2.1 基于样本学习方法 | 第22页 |
2.2.2 神经网络 | 第22页 |
2.2.3 支持向量机 | 第22-23页 |
2.2.4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 | 第23页 |
2.3 ADABOOST 算法 | 第23-29页 |
2.3.1 Adaboost 概述 | 第23-24页 |
2.3.2 Adaboost 算法在人脸检测中的应用 | 第24-29页 |
2.4 ADABOOST 算法分析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现有ADABOOST 检测算法架构 | 第31-37页 |
3.1 强分类器级联的流水线架构 | 第31-32页 |
3.1.1 架构框图 | 第31页 |
3.1.2 架构工作流程 | 第31页 |
3.1.3 架构分析 | 第31-32页 |
3.2 积分图存储阵列架构 | 第32-34页 |
3.2.1 架构框图 | 第32-33页 |
3.2.2 架构工作流程 | 第33页 |
3.2.3 架构分析 | 第33-34页 |
3.3 扫描窗口存储阵列架构 | 第34-36页 |
3.3.1 架构框图 | 第34-35页 |
3.3.2 架构工作流程 | 第35页 |
3.3.3 架构分析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ADABOOST 检测算法的新架构设计 | 第37-46页 |
4.1 扫描窗口存储阵列的低资源消耗架构 | 第37-41页 |
4.1.1 架构框图 | 第37-38页 |
4.1.2 架构工作过程 | 第38-41页 |
4.2 改进架构 | 第41-45页 |
4.2.1 架构框图 | 第42-43页 |
4.2.2 架构工作流程 | 第43-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ADABOOST 算法新旧架构对比 | 第46-65页 |
5.1 比较条件 | 第46页 |
5.2 比较标准 | 第46-47页 |
5.2.1 存储器访问效率 | 第46-47页 |
5.2.2 内部存储单元大小 | 第47页 |
5.2.3 检测时间 | 第47页 |
5.2.4 架构其余运算单元数量 | 第47页 |
5.3 架构比较 | 第47-59页 |
5.3.1 存储器访问效率 | 第47-49页 |
5.3.2 内部存储单元大小 | 第49-52页 |
5.3.3 检测时间 | 第52-57页 |
5.3.4 其余运算单元数量 | 第57-59页 |
5.4 架构总结 | 第59-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基于ADABOOST 算法的人脸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65-83页 |
6.1 人脸检测系统整体结构及工作过程 | 第65-66页 |
6.1.1 人脸检测系统结构 | 第65页 |
6.1.2 人脸检测系统工作流程 | 第65-66页 |
6.2 具体模块设计 | 第66-82页 |
6.2.1 视频输入单元 | 第66-69页 |
6.2.2 视频输出单元 | 第69-71页 |
6.2.3 图像读取单元 | 第71-72页 |
6.2.4 流水线处理单元 | 第72页 |
6.2.5 人脸检测判断单元 | 第72-74页 |
6.2.6 视频图像缩放单元 | 第74-76页 |
6.2.7 人脸检测结果合并单元 | 第76-79页 |
6.2.8 人脸位置绘制单元 | 第79-80页 |
6.2.9 状态机控制单元 | 第80-8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7 FPGA 验证及结果 | 第83-90页 |
7.1 FPGA 硬件验证平台 | 第83-84页 |
7.2 FPGA 硬件验证方法与验证策略 | 第84-86页 |
7.2.1 验证方法 | 第84-86页 |
7.2.2 验证策略 | 第86页 |
7.3 FPGA 硬件验证过程 | 第86-88页 |
7.4 FPGA 验证结果 | 第88-89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8 总结 | 第90-92页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90页 |
8.2 论文工作的意义 | 第90页 |
8.3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