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基本理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简述 | 第11-18页 |
一、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原因 | 第13-15页 |
四、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意义价值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方法 | 第18-21页 |
一、程序性的执行救济 | 第18-19页 |
二、实体性的执行救济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国外及其他地区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比较研究 | 第21-30页 |
第一节 国外立法模式 | 第21-25页 |
一、德国立法模式 | 第21-23页 |
二、日本立法模式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立法模式 | 第25-28页 |
第三节 国外其他地区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比较研究 | 第28-30页 |
一、规定了对当事人的执行救济制度法 | 第28页 |
二、将执行救济分为程序上的救济方法与实体上的救济方法 | 第28-29页 |
三、执行救济体现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我国民事救济制度的比较 | 第30-39页 |
第一节 民诉法修改前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缺陷 | 第30-32页 |
一、缺乏程序上的执行救济制度 | 第30页 |
二、未对债务人提供实体上的救济制度 | 第30页 |
三、对案外人权利的保护存在严重缺陷 | 第30-31页 |
四、以审判监督程序代替执行救济与程序公正原理相矛盾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民诉法修改后加强了对当事人权利保护 | 第32-35页 |
一、 将申请执行期限延长为两年 | 第32-33页 |
二、对执行通知制度作了更为灵活的规定 | 第33页 |
三、增加规定了被执行人强制报告财产制度 | 第33-34页 |
四、再审方面解决申诉难的问题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仍需要完善的地方 | 第35-39页 |
第四章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完善构思 | 第39-44页 |
第一节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完善民事执行救济程序的设想 | 第40-44页 |
一、设置程序性执行救济制度 | 第40-41页 |
二、设置实体性执行救济制度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