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抗真菌蛋白和几丁质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1 植作物真菌病害概述第8-9页
    2 木霉研究进展第9-13页
    3 真菌的细胞壁第13-16页
    4 抗真菌蛋白研究进展第16-17页
    5 几定质酶研究进展第17-21页
    6 真菌转化研究进展第21-22页
    7 本文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生防木霉和几丁质酶基因的分离第23-3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9-37页
        2.2.1 拮抗木霉的分离和相关性质的测定第29-30页
        2.2.2 拮抗木霉的分子鉴定第30-33页
        2.2.3 拮抗木霉几丁质酶基因克隆第33-37页
第三章 产黄青霉抗真菌蛋白基因的分离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37-53页
    3.1 材料第37-39页
    3.2 方法第39-42页
    3.3 结果第42-51页
        3.3.1 真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2-43页
        3.3.2 产黄青霉发酵液上清抗真菌活力的测定第43-45页
        3.3.3 产黄青霉抗真菌蛋白基因组基因克隆第45-46页
        3.3.4 抗真菌蛋白cDNA基因克隆第46-47页
        3.3.5 抗真菌蛋白同源模建第47-48页
        3.3.6 抗真菌蛋白大肠杆菌表达质粒的构建第48-50页
        3.3.7 抗真菌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第50-51页
        3.3.8 大肠杆菌工程菌株抗真菌活性检测第51页
    3.4 讨论第51-53页
第四章 抗真菌蛋白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在生防木霉中的表达第53-7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3-60页
    4.2 结果第60-69页
        4.2.1 抗真菌蛋白和几丁质酶真菌表达质粒的构建第60-66页
        4.2.2 绿色木霉的转化及转化子的分子验证第66-68页
        4.2.3 绿色木霉转化子抗真菌活性的测定第68-69页
    4.3 讨论第69-70页
全文总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弯曲三原子分子的混沌态及能量传递
下一篇:不同牙尖斜度全瓷冠的三维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