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工作 | 第11页 |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2-15页 |
| 2.1 网络管理的定义 | 第12页 |
| 2.2 网络管理的目的 | 第12-13页 |
| 2.3 网络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 第13-15页 |
| 第三章 典型网络管理解决方案研究 | 第15-35页 |
| 3.1 基于 CMIP/OSI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 第15-22页 |
| 3.1.1 OSI/CMIP管理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 3.1.2 OSI系统管理功能域 | 第17-18页 |
| 3.1.3 OSI的管理信息模型 | 第18-20页 |
| 3.1.4 OSI管理的通信模型 | 第20-21页 |
| 3.1.5 OSI/CMIP解决方案分析 | 第21-22页 |
| 3.2 基于 TMN/ITU-T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 第22-28页 |
| 3.2.1 TMN功能结构 | 第22-23页 |
| 3.2.2 TMN的物理结构 | 第23-24页 |
| 3.2.3 TMN的逻辑分层结构 | 第24-25页 |
| 3.2.4 TMN的管理功能域 | 第25-26页 |
| 3.2.5 TMN解决方案分析 | 第26-28页 |
| 3.3 基于 SNMP/INTERNET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 第28-33页 |
| 3.3.1 SNMP/INTERNET管理的体系结构 | 第28-29页 |
| 3.3.2 SNMP MIB | 第29-30页 |
| 3.3.3 SNMP PDU | 第30-31页 |
| 3.3.4 SNMP操作 | 第31-32页 |
| 3.3.5 SNMP解决方案分析 | 第32-3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KJ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 第35-54页 |
| 4.1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第35页 |
| 4.2 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 第35-36页 |
| 4.3 KJ通信网络体系 | 第36-37页 |
| 4.4 各专业网简介 | 第37-38页 |
| 4.5 网络间关系描述 | 第38-40页 |
| 4.6 KJ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 第40-44页 |
| 4.7 网络接入方式 | 第44-46页 |
| 4.7.1 系统对外接口 | 第44-45页 |
| 4.7.2 内部接口 | 第45-46页 |
| 4.7.3 数据库接口 | 第46页 |
| 4.7.4 各层接口 | 第46页 |
| 4.8 管理功能 | 第46-47页 |
| 4.9 关键技术方案 | 第47-54页 |
| 4.9.1 专业网内和跨专业网告警分析 | 第47-50页 |
| 4.9.2 统一管理信息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 4.9.3 事件风暴处理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KJ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事务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54-74页 |
| 5.1 概述 | 第54-55页 |
| 5.2 技术方案 | 第55-69页 |
| 5.3 表示层功能 | 第69-73页 |
| 5.3.1 C/S GUI功能 | 第69-71页 |
| 5.3.2 B/S GUI功能 | 第71-73页 |
| 5.4 应用层功能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系统性能 | 第74-81页 |
| 6.1 系统总体性能 | 第74-75页 |
| 6.2 系统安全性 | 第75-77页 |
| 6.3 系统流量测试 | 第77-79页 |
| 6.3.1 被管网络接入流量测试 | 第77-78页 |
| 6.3.2 网络应用流量测试 | 第78页 |
| 6.3.3 数据库访问数量分析 | 第78-79页 |
| 6.4 系统扩展性和灵活性 | 第79-80页 |
| 6.5 系统特点 | 第80-81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7-8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