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柳州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图片索引第8-10页
表格目录第10-11页
前言第11-17页
 (一) 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第11-12页
  1. 选题缘由第11页
  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 相关概念、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第12-13页
  1. 工业遗产的定义第12页
  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3. 研究范围第13页
 (三) 相关研究动态第13-15页
  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第13-14页
  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第14-15页
  3. 柳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情况第15页
 (四) 主要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柳州工业遗产的历史脉络及现状审视第17-29页
 (一) 柳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历史地位第17-18页
  1. 古代——1949年第17页
   ·49——1977年第17-18页
   ·78年至今第18页
 (二) 柳州工业遗产的现状第18-24页
  1. 基本可确定文物遗址类型者第19页
  2. 企业已改制、拆迁、半停产状况、废止它用者第19-21页
  3. 目前仍在生产的工业建筑、工业厂房设备等第21-24页
 (三) 柳州工业遗产保存现状审视第24-28页
  1. 柳州电灯公司旧址第24-26页
  2. 柳州联华印刷厂旧址第26页
  3. 柳州供销社仓库(102创意仓库)第26-28页
 (四) 柳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困境解析第28-29页
  1. 涉及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第28页
  2. 社区民众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识淡薄第28页
  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经费不足第28-29页
二、柳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第29-44页
 (一) 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第29-34页
  1. 柳州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第29-30页
  2. 柳州工业遗产的评价方法第30-34页
 (二) 层次性的保护利用梯度第34-36页
  1. 文物保护单位第34-35页
  2. 保护利用类工业遗产第35-36页
 (三) 多样性的保护利用模式第36-40页
  1. 主题博物馆模式第36-37页
  2. 公共休憩空间模式第37-38页
  3. 创意产业园区模式第38-39页
  4. 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第39-40页
 (四) 柳州工业博物馆模式第40-44页
  1. 柳州第三棉纺厂发展历程第40页
  2. 柳州工业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第40-41页
  3. 柳州工业博物馆整体设计概况第41-43页
  4. 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功能定位第43-44页
三、柳州工业遗产旅游线路的策划及旅游资源的整合第44-53页
 (一) 从工业考古到工业遗产旅游第44-45页
 (二)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之路”(RI)第45-47页
 (三) 柳州工业遗产旅游线路的规划及旅游资源的整合第47-53页
  1. 柳州市区旅游资源概述第47-51页
  2. 柳州工业遗产旅游线路的策划及旅游资源的整合第51-53页
四、柳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公众第53-61页
 (一) 背景概述第53-54页
 (二) 柳州工业博物馆与公众第54-59页
  1. 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建设与公众参与第54-55页
  2. 柳州工业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第55-59页
 (三) 建议第59-61页
  1. 设立专家咨询机构第59页
  2. 成立保护组织第59-61页
五、结语第61-62页
 (一)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第61页
 (二)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表:柳州市区工业遗产汇总表第66-72页
附录:柳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办公室关于全面协调配合我市工业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第72-75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云贵高原的旧石器文化
下一篇:味觉与道德判断:情绪与自我概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