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带锯床及其发展历史 | 第11-13页 |
1.1.1 带锯床的简介 | 第11-12页 |
1.1.2 带锯床的起源 | 第12-13页 |
1.1.3 数控带锯床的发展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电液比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1 电液比例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 第18-20页 |
1.3.2 电液比例控制的特点 | 第20页 |
1.3.3 常用的电液比例控制策略 | 第20-22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5 研究方案 | 第22-23页 |
第2章 带锯床传动系统分析 | 第23-30页 |
2.1 带锯床传动机构的基本构成 | 第23-24页 |
2.1.1 机械传动机构 | 第23页 |
2.1.2 液压传动机构 | 第23-24页 |
2.2 带锯床锯切速度和进给速度的分析 | 第24-28页 |
2.2.1 带锯床锯切速度调节 | 第24-27页 |
2.2.2 带锯床进给速度调节 | 第27-28页 |
2.3 锯床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28页 |
2.3.1 已知技术参数 | 第28页 |
2.3.2 液压系统所需流量的计算 | 第28页 |
2.4 液压元器件的选型 | 第28-29页 |
2.4.1 液压泵的选型 | 第28页 |
2.4.2 电机的选取 | 第28-29页 |
2.4.3 比例阀的选取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30-50页 |
3.1 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简介 | 第30-31页 |
3.2 系统数学建模 | 第31-38页 |
3.2.1 液压缸-负载系统固有频率的估算 | 第31-33页 |
3.2.2 系统重要参数的计算 | 第33-36页 |
3.2.3 比例阀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3.2.4 进给油缸传递函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3.2.5 进给油缸速度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第38页 |
3.3 液压系统的性能分析 | 第38-42页 |
3.3.1 液压系统性能分析指标 | 第38-39页 |
3.3.2 稳定性分析 | 第39-40页 |
3.3.3 系统的阶跃响应 | 第40-42页 |
3.4 带锯床液压系统在AMESim中的建模与分析 | 第42-49页 |
3.4.1 AMESim的特点 | 第42-43页 |
3.4.2 AMESim的组成模块 | 第43-44页 |
3.4.3 AMESim的使用方法 | 第44-47页 |
3.4.4 液压系统在AMESIM中的模型与仿真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50-62页 |
4.1 PID控制 | 第50-56页 |
4.1.1 PID控制原理 | 第50-51页 |
4.1.2 PID各种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4.1.3 PID参数整定概述 | 第51-52页 |
4.1.4 PID参数整定方法 | 第52-53页 |
4.1.5 PID作用下的系统性能 | 第53-56页 |
4.2 基于PID的继电反馈控制 | 第56-61页 |
4.2.1 继电反馈自整定简介 | 第56页 |
4.2.2 继电反馈整定原理 | 第56-57页 |
4.2.3 改进型的继电反馈 | 第57-58页 |
4.2.4 基于改进型继电反馈的PID参数整定与仿真 | 第58-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