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受力特点 | 第10-11页 |
1.3 对次内力的认识与分析 | 第11-15页 |
1.3.1 次内力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1.3.2 引起结构次内力的因素分析 | 第12-14页 |
1.3.3 影响次内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 第14-15页 |
1.4 有关次内力的研究与发展 | 第15-18页 |
1.4.1 预应力次内力的发展与研究 | 第15-17页 |
1.4.2 收缩徐变次内力的发展与研究 | 第17-18页 |
1.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次内力问题 | 第18-19页 |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次内力计算的原理及方法 | 第21-32页 |
2.1 次内力的计算原理 | 第21-24页 |
2.1.1 预加力次内力的计算原理 | 第21-22页 |
2.1.2 收缩、徐变次内力的计算原理 | 第22-23页 |
2.1.3 基于矩阵位移法(杆系有限元法)的次内力计算 | 第23-24页 |
2.2 次内力的计算分析 | 第24-31页 |
2.2.1 预加力次内力的计算分析 | 第24-27页 |
2.2.2 收缩次内力的计算分析 | 第27-28页 |
2.2.3 徐变次内力的计算分析 | 第28-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连续刚构桥的次内力有限元分析 | 第32-44页 |
3.1 桥梁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32-34页 |
3.2 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37页 |
3.2.1 结构离散 | 第34-37页 |
3.2.2 计算参数 | 第37页 |
3.2.3 边界条件 | 第37页 |
3.3 连续刚构桥次内力有限元分析 | 第37-42页 |
3.3.1 预加力引起的次内力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3.3.2 收缩引起的次内力数据分析 | 第39-41页 |
3.3.3 徐变引起的次内力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合龙顺序对连续刚构桥次内力的影响分析 | 第44-72页 |
4.1 概述 | 第44-45页 |
4.2 合龙方案的选择 | 第45-48页 |
4.2.1 连续刚构桥的合龙工序 | 第45-46页 |
4.2.2 连续刚构桥的合龙方案选择 | 第46-48页 |
4.3 不同合龙顺序下预加力次内力对比分析 | 第48-55页 |
4.3.1 方案Ⅰ(先边跨合龙再中跨合龙) | 第48-49页 |
4.3.2 方案Ⅱ(先中跨合龙再边跨合龙) | 第49-50页 |
4.3.3 方案Ⅲ(全桥一次合龙) | 第50-52页 |
4.3.4 对比结果 | 第52-55页 |
4.4 不同合龙顺序下收缩次内力对比分析 | 第55-63页 |
4.4.1 方案Ⅰ(先边跨合龙再中跨合龙) | 第55-56页 |
4.4.2 方案Ⅱ(先中跨合龙再边跨合龙) | 第56-58页 |
4.4.3 方案Ⅲ(全桥一次合龙) | 第58-59页 |
4.4.4 对比结果 | 第59-63页 |
4.5 不同合龙顺序下徐变次内力对比分析 | 第63-70页 |
4.5.1 方案Ⅰ(先边跨合龙再中跨合龙) | 第63-64页 |
4.5.2 方案Ⅱ(先中跨合龙再边跨合龙) | 第64-65页 |
4.5.3 方案Ⅲ(全桥一次合龙) | 第65-67页 |
4.5.4 对比结果 | 第67-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