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3-2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列车运行控制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容错控制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6-21页 |
1.4 存在的问题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5页 |
1.4.1 列车运行控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2 参数已知线性模型的高速列车被动容错控制 | 第25-51页 |
2.1 模型参数已知的高速列车完整容错控制 | 第25-35页 |
2.1.1 问题描述 | 第25-30页 |
2.1.2 控制器设计 | 第30-32页 |
2.1.3 数值仿真 | 第32-35页 |
2.2 模型参数已知的高速列车可靠容错控制 | 第35-39页 |
2.2.1 控制器设计 | 第35-37页 |
2.2.2 数值仿真 | 第37-39页 |
2.3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速列车鲁棒容错控制 | 第39-42页 |
2.3.1 问题描述 | 第39页 |
2.3.2 控制器设计 | 第39-40页 |
2.3.3 数值仿真 | 第40-42页 |
2.4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速列车鲁棒自适应容错控制 | 第42-50页 |
2.4.1 问题描述 | 第42-43页 |
2.4.2 执行机构恒偏差故障下的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43-45页 |
2.4.3 执行机构恒倍差故障下的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45-48页 |
2.4.4 数值仿真 | 第48-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参数未知线性模型的高速列车保性能容错控制 | 第51-73页 |
3.1 问题描述 | 第51-53页 |
3.2 高速列车直接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第53-56页 |
3.2.1 直接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第53-54页 |
3.2.2 稳定性证明 | 第54-56页 |
3.3 高速列车容错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56-68页 |
3.3.1 高速列车神经网络故障诊断设计 | 第56-58页 |
3.3.2 高速列车直接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58-62页 |
3.3.3 执行机构卡死故障下的保性能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62-66页 |
3.3.4 执行机构非参数化时变故障下的保性能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66-68页 |
3.4 数值仿真 | 第68-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4 参数误差未知非线性模型的高速列车浸入与不变容错控制 | 第73-93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73-76页 |
4.2 高速列车I&I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第76-80页 |
4.2.1 控制器设计 | 第76-78页 |
4.2.2 稳定性证明 | 第78-80页 |
4.3 高速列车I&I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80-86页 |
4.3.1 高速列车故障诊断设计 | 第80-81页 |
4.3.2 执行机构恒偏差故障下的I&I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81-83页 |
4.3.3 执行机构未知扰动故障下的I&I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83-86页 |
4.4 数值仿真 | 第86-9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5 参数未知非线性模型的高速列车直接自适应容错控制 | 第93-111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93-97页 |
5.2 高速列车I&I自适应故障诊断设计 | 第97-101页 |
5.2.1 观测器设计 | 第98-99页 |
5.2.2 稳定性证明 | 第99-101页 |
5.3 执行机构未知跳变倍差故障下的直接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101-105页 |
5.3.1 控制器设计 | 第101-102页 |
5.3.2 稳定性证明 | 第102-105页 |
5.4 执行机构未知跳变故障以及饱和下的直接自适应容错控制器设计 | 第105-108页 |
5.4.1 控制器设计 | 第105-106页 |
5.4.2 稳定性证明 | 第106-108页 |
5.5 数值仿真 | 第108-11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6.1 结论 | 第111-112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3页 |
作者简历 | 第123-127页 |
教育经历 | 第123页 |
承担的科学研究工作 | 第1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3-12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