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0页 |
第二章 胃上皮内瘤变蛋白质组学检测及生信分析 | 第20-4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0-23页 |
1.1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1.3 蛋白质组学结果分析软件 | 第22页 |
1.4 组织标本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2.1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2.2 手工显微切割 | 第24页 |
2.3 蛋白质组学检测 | 第24-29页 |
3 结果 | 第29-34页 |
3.1 蛋白质组学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3.2 蛋白质鉴定及定量结果 | 第32页 |
3.3 生信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4 讨论 | 第34-40页 |
第三章 ERGIC1及DNA-PKcs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 第40-53页 |
1 实验路线 | 第41页 |
2 实验材料 | 第41-43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41-4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3 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3.1 制作组织芯片 | 第43-45页 |
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45-46页 |
3.3 免疫组织评定标准 | 第46-47页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47页 |
4 结果 | 第47-50页 |
4.1 蛋白质组学显示ERGIC1及DNA-PKcs表达倍数 | 第47页 |
4.2 免疫组化显示ERGIC1及NA-PKcs表达倍数 | 第47-50页 |
5 讨论 | 第50-53页 |
第四章 ERGIC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第53-6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3-56页 |
1.1 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1.2 实验器材 | 第54-55页 |
1.3 细胞株 | 第55页 |
1.4 主要工作液配制 | 第55-5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6-61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56页 |
2.2 细胞样本qRT-PCR检测 | 第56-57页 |
2.3 ERGIC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制备 | 第57-58页 |
2.4 ERGIC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包装 | 第58-59页 |
2.5 慢病毒感染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 细胞 | 第59-60页 |
2.6 Western blot检测ERGIC1基因蛋白的过表达量 | 第60页 |
2.7 MTT细胞活力检测 | 第60-61页 |
2.8 细胞凋亡检测 | 第61页 |
2.9 统计学方法 | 第61页 |
3 结果 | 第61-65页 |
3.1 慢病毒感染目的细胞的效率 | 第61-62页 |
3.2 慢病毒介导的ERGIC1基因过表达 | 第62-63页 |
3.3 MTT检测结果表明 | 第63-64页 |
3.4 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 | 第64-65页 |
4 讨论 | 第65-67页 |
第五章 FAM83D在胃癌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67-8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7-70页 |
1.1 试剂 | 第67-68页 |
1.2 组织标本 | 第68页 |
1.3 免疫组化 | 第68页 |
1.4 细胞培养 | 第68页 |
1.5 克隆形成实验 | 第68页 |
1.6 MTT细胞活力检测 | 第68页 |
1.7 质粒构建及RNA干扰实验 | 第68页 |
1.8 Western Blotting 实验 | 第68页 |
1.9 侵袭及迁移实验 | 第68-69页 |
1.10 细胞周期分析 | 第69页 |
1.11 裸鼠成瘤实验 | 第69页 |
1.12 统计 | 第69-70页 |
2 结果 | 第70-80页 |
2.1 FAM83D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表达量升高 | 第70-72页 |
2.2 FAM83D在胃癌组织高表达并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 第72-73页 |
2.3 FAM83D影响细胞的增殖功能 | 第73-75页 |
2.4 FAM83D影响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功能 | 第75-76页 |
2.5 FAM83D调控细胞的周期 | 第76-77页 |
2.6 FAM83D通过影响Wnt/β -catenin通路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 第77-78页 |
2.7 敲除FAM83D抑制裸鼠体内胃癌的生长 | 第78-80页 |
3 讨论 | 第80-82页 |
附表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3页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