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筛选及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第一部分 抗乙肝病毒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第5-51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外实验的研究状况第9-14页
        第一节 HepG2.2.15细胞筛选药物的实验研究现状第10-13页
        第二节 荔枝核抗乙肝病毒研究现状第13-14页
    第二章 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外筛选实验第14-29页
        第一节 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外筛选体系的建立第14-16页
        第二节 不同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外筛选实验第16-29页
            一、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体外筛选实验第16-23页
                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16-17页
                2. 实验方法第17页
                3. 结果第17-22页
                4. 讨论第22-23页
            二、荔枝核提取物(IL)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第23-29页
                1. 荔枝核提取物IL 的提取分离方法第23页
                2. IL对HepG 2.2.15 细胞系HBsAg 与HBeAg 表达及HBV-DNA 含量的影响第23-24页
                    2.1 材料第23页
                    2.2 方法第23-24页
                3. 结果第24-28页
                4. 讨论第28-29页
    第三章 荔枝核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及抗乙肝病毒研究第29-44页
        第一节 荔枝核药物的工业化生产试验第29-30页
            1. 实验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第29页
            2. 工艺流程第29-30页
            3. 讨论第30页
        第二节 荔枝核工业提取物(N)的体外抗乙肝病毒实验第30-33页
            一、 荔枝核工业提取物N对HepG 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第30-33页
                1. 药物的配制第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页
                3. 结果第30-32页
                4. 讨论第32-33页
        第三节 荔枝核工业提取物(N)的体内抗乙肝病毒实验第33-44页
            一、采用鸭乙型肝炎模型对抗乙肝病毒药物体内实验的研究概况第33-36页
            二、先天感染鸭乙肝病毒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第36-39页
                1. 材料和实验方法第36-38页
                2. 结果第38页
                3. 讨论第38-39页
            三、荔枝核工业提取物(N)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第39-44页
                1. 材料和实验方法第39-41页
                2. 结果第41-43页
                3. 讨论第43-44页
    第四章 结束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第二部分 广西紫玉盘属植物体外抗癌生物活性的研究第51-69页
    中文摘要第51-52页
    Abstract第52-53页
    第一章 综述部分第53-57页
        第一节 抗癌药物筛选体系研究现状第53-54页
        第二节 紫玉盘属植物抗癌生物活性的研究近况第54-57页
    第二章 5种广西紫玉盘属植物体外抗癌生物活性筛选实验第57-62页
        第一节 紫玉盘属植物的提取第57-58页
            一、 药物采集第57页
            二、 提取实验第57-58页
                1. 材料和仪器第57页
                2. 方法第57-58页
        第二节 体外抗癌活性实验第58-6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8-60页
            2. 结果第60-62页
            3. 讨论第62页
    第三章 不同生长时期的广西紫玉盘属植物紫玉盘体外抗癌生物活性实验第62-66页
        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62-63页
        2. 体外抗癌生物活性实验第63页
        3. 结果第63-65页
        4. 讨论第65-66页
    第四章 结束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第71-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磁耦合原位三点弯曲测试装置的研发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钛/铝体系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