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8页 |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容忽视 | 第13-15页 |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挑战 | 第15-17页 |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 | 第17-18页 |
·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国外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国内作物气候适宜性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当前研究热点 | 第2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主要创新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28-36页 |
·区域概况 | 第28页 |
·地理位置 | 第28页 |
·气候条件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5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模型选用 | 第29-30页 |
·模型简介 | 第30-34页 |
·所需资料 | 第34页 |
·数据整理 | 第34页 |
·参数设定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1971-2006年黄淮海地区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 第36-40页 |
·光照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热量变化特征 | 第37-38页 |
·降水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本章小节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特征分析 | 第40-42页 |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特征分析 | 第40-41页 |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特征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 第42-46页 |
·年际变异系数的分析 | 第42页 |
·区间面积的变化 | 第42-43页 |
·距平百分率分析 | 第43-44页 |
·年代差值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节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 第46-50页 |
·变异系数分析 | 第46页 |
·区间面积变化分析 | 第46-47页 |
·距平百分率分析 | 第47-48页 |
·年代潜力差值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气候与光温生产潜力比值的影响 | 第50-53页 |
·潜力比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50页 |
·气候变化对潜力比值变异系数的影响 | 第50-51页 |
·气候变化对潜力比值线性倾向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八章 未来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趋势分析 | 第53-56页 |
·光温生产潜力趋势 | 第53-54页 |
·气候生产潜力趋势 | 第54-55页 |
·对未来冬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 | 第55页 |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